天祿走得很急,一面又忍不住地東張西望,滿心焦躁。三月的廣州已經熱上來,很快,他的內外衣裳就被汗水濕透了。
他真希望自己分身有術,可以同時去完成兩件非做不可的事情:尋人和送人。
尋人,尋的是天壽。
已經好多天不見他的蹤影了。
天祿和天福哥兒倆分頭找了許多地方,都沒有天壽的消息。他故意藏起來了,還是被人拐走了?這些日子廣州這麼亂,會不會誤上了好色之徒的賊船?以他那種表面溫順、骨子裡倔強賽牛的脾氣,萬一寧死不肯受辱而被害,也不是不可能的。想到這兒,天祿心裡真是火燒火燎。
但是回想他走失的情景,又覺得是他在使性子鬧彆扭。
正月十五的《精忠記》,成了一個楔子,引出了廣州士民為保香港爭相請願的大戲。於是琦侯爺正月十九再與義律會面,不但不同意割給香港,也堅持朝廷的旨意不到,不在和約上簽字蓋印。這期間,等在廣州的柳知秋因急因憤因勞累病倒了,病勢上來就不輕。剛吃了幾劑藥,稍有減緩,他就急著要回他的聽泉居,說死也要死在那裡,天福哥兒仨不敢不依,只好將老人送回香港島。
也許因旅途勞頓,柳知秋回到聽泉居不久病又加重了:咳嗽不止,寒熱不退,時有昏迷,人也迅速消瘦。天壽憂心忡忡地說,彷彿一年多前戒煙時舊病復發的情形。天福天祿都記得,就是那次舊病復發,逼得天壽鋌而走險去偷鴉片的,便都害怕了。畢竟和那時候的窮愁潦倒不同,天壽花大價錢請來廣州最有名的曾在宮裡做過太醫的張文軒,總算止住了寒熱。不過張太醫說,這是舊病,多年來氣血虧損太甚,很難根治,止得了寒熱止不了咳嗽,止住了咳嗽止不了消瘦,運氣好還能維持兩三年,運氣不好,這個歲數,說不行就不行。眼下沒有大事,夏秋之交是關口,千萬小心。
為此,封四爺和阿嘉夫婦一樣,力主為柳知秋沖喜,說是喜氣能退災星。
當把沖喜的打算告訴柳知秋時,他深陷的眼窩裡那雙沒有光彩的眼睛對著天福天祿看了許久,輕聲地說:”就不再等了?……唉,不用等了,她們就算回來,只怕也早已嫁人了……沖喜自然是好事,能迎娶就更好,算我贖罪,也算了卻我一樁心事……但不可草草,不可委屈了我這兩個好徒兒,還是先相親,天福天祿相得中,再定……“他又咳嗽了好一陣,才補充了一句,”相親帶著天壽去,認認新嫂嫂,日後這個小兄弟就全靠你們提挈照看了……“
官府和英夷是戰是和,並不影響老百姓過日子,沒人相信英夷的炮艦真的會攻打天朝的南方大省會。廣州城裡,街上的買賣照做,茶樓的客人照滿,堂會的戲照唱,一年一度的黃元帥大王廟會照樣熱熱鬧鬧地開。
相親的地點就選在了廟會。
封四爺領著他們弟兄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擠來擠去的時候,天福和天祿一直照應著小師弟,生怕他擠丟了。天壽也緊緊地跟著大哥,還不時像孩子那樣拽著天福的衣角。
走上大王神殿前的丹墀,四個比人還高的空心鐵香爐一字橫排,裡面的香燭和紙錢紙枷燒得極旺,香氣煙氣瀰漫一片,把來燒香的人們都籠罩在淡青色的迷霧中。封四爺要他們停在鐵香爐後面,自己先進大王殿裡走了一圈,回來笑瞇瞇地說:”來了,那姐兒倆是跟著她們的大姐來燒香逛廟會的。她們的大姐已經向黃元帥大王請了面紙枷,給她的獨子戴上了,你們看,她們正陪著孩子跪拜大王呢!“
凡帶孩子來燒香的,都要到廟祝那裡去買一面紙枷把孩子枷上,意思是承認孩子有罪,理應受到三災六病五癆七傷的懲罰;再領孩子到黃元帥大王神像前跪拜許願後,將紙枷一燒,罪孽和災病全消,孩子將終生受神的保佑。
透過濃重的煙霧,他們果然看到三個女子和一個小男孩在神像前跪拜,只是背影,看不出究竟。天祿小聲問天壽:”你看她們跟大香小香有沒有點兒像?“天壽乾巴巴地說:”不知道。“天福說:”她們一會兒來這邊鐵香爐燒紙枷,就能看清楚了。“封四爺說:”遠遠地看看罷了,千萬別藉故上前搭話,讓人家當你們不正經!“天福笑著撓撓頭,天祿用手扒著嘴角和眼角一吐舌頭,對天壽做了個鬼臉。
那邊姐兒仨擎著香,圍護著頸戴紙枷的孩子,慢慢朝鐵香爐走過來。天福天祿哥兒倆目不轉睛地盯著看,生怕漏掉什麼細節。天祿悄聲問:”她們誰是大姐誰是小妹?“封四爺笑著小聲回答:”大姐不相干,穿水紅裙的二姐說給天福,穿鸚哥綠衫的三妹說給天祿,相看仔細了。“
天祿覺得有些心慌,這三妹嬌小玲瓏,但跟小香毫無相像之處。他悄悄地說:”師弟,你看怎麼樣?能中意嗎?“沒聽到天壽回答,天祿才收回目光,扭過頭看時,哪裡還有小師弟的影子!天祿心裡咯登一跳,頓時預感到不對頭,反身就喊叫起來:”天壽!師弟!……“
廟會上人如潮湧,嘈雜喧鬧,天壽要是不回答,想找到他豈非大海撈針?
天福也慌了,說:”趕快去找吧,丟了師弟回去怎麼向師傅交代!“兩人轉身要走,封四爺一把拉住說:”著什麼急呀,他那麼大個人,又不笨,哪裡會跑丟呢,大約是去解手了。你們倒說說,相中了沒有?“
天福天祿哥兒倆一對視,苦笑著說:”先找師弟吧,找著師弟再說別的。“
誰想到,就在他們相親的這一天,英夷的大兵頭義律等不及清廷的回音,便號令英夷大兵船大洋炮北上,攻打虎門炮台,水師提督關天培殉國;次日攻打烏湧炮台,又有提督時福等六百多官兵陣亡!
消息傳到廣州,一片騷動,跟著就是店舖罷市,居民家家閉戶,城廂內外,成千上萬遷移搬運的人群把道路都塞滿了,以致擔夫索重價,船戶獲厚利。城中街衢里巷也各設壯勇防守,畫角之聲通宵達旦,既怕英夷攻城,更怕土匪趁機打劫。這種時候,天壽失蹤越發令人擔心,尋找起來也就格外困難了。
第三日,京師的聖旨下到廣州:朝廷下詔對英夷宣戰。特任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,隆文、楊芳為參贊大臣,赴廣州辦理剿夷事務,原任欽差大臣琦善革職待命。
這道聖旨,雖然只是朝廷對臘月裡大角沙角炮台失陷的反應,倒也使廣州人心稍定。主戰的林大人革職不過五個月,主和的琦侯爺也給革了職,戰和局面又為之一變。但此時英夷已從伶仃洋步步進逼珠江口,越來越接近廣州城,而廣州城內,琦侯爺革職、新欽差未到,各衙門不知聽誰的號令,一時亂了章法。好在老將軍楊芳日夜兼程,及時趕到廣州,有這位功勳蓋世、聲威遠揚的當朝名將坐鎮,廣州百姓好歹算吃了顆小小的定心丸。
對柳家父子師徒而言,這真是一樁喜訊:只要朝廷講戰,一切和約就都不作數,香港就牢牢靠靠地永屬天朝,聽泉居就牢牢靠靠地保住了!
可天壽知道這消息了嗎?找到今天,甚至貼了尋人啟事,師弟還是沒影。天福那裡有沒有消息?天祿心裡著急,應該去找師兄,好好商量個主意。
但今天,他必須去送一個人。
他得到天字碼頭去為琦侯爺送行。
昨天,他尋找天壽的時候,在街面上迎頭遇上了琦侯爺的管家,管家竟主動上來跟他打招呼請安。他想琦侯爺革職待命,咱也不能牆倒眾人推,也就客氣地打千兒請安寒暄一番,說不幾句,管家就急慌慌地小聲說:”老弟交遊廣、門路多,能不能給我薦個好差事?……“
天祿心裡一咯登,從眼角掃了他一眼,笑嘻嘻地說,鳥投林攀高枝也不能這麼急吧?琦侯爺革職待命,興許還會等來一個榮升的聖命,你上哪兒找後悔藥吃去?
管家也嘻嘻笑著說:”你還不知道?又下來一道聖旨,說這琦侯爺因擅自割讓香港和擅准通商之罪,立即革職鎖拿,押解進京受審,家產查抄入官,明兒就要起解了!鮑鵬那小子也鎖拿問罪,八成不得活了,看他還狂不狂!……“
天祿不等管家再說什麼,扭頭就走,心裡亂紛紛的。
本來,在這之前,天祿已經被琦侯爺逐出府門了。按說他與琦侯爺之間也談不上主僕之義。但在天祿心裡,對這位曾經敢作敢為、屢闖亂子又屢有功績的不可一世的朝廷重臣,有一份十分複雜的感情。
他是因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,隨鮑鵬來到府中的。琦侯爺來廣州後與英夷打交道,就靠的鮑鵬,很是信賴;天祿也就跟著沾光,給分派到外書房當差,既輕鬆自在,又能隨意出入府門,還時常因人請托得不少外快。天祿對這些錢物雖然來者不拒,但也從不刻意鑽營貪求。這也跟他對琦侯爺的看法一致,他不是那種搜刮錢財永無饜足的貪官,但官場上盛行的如炭敬冰敬節敬【炭敬冰敬節敬:當時官場中的一種賄賂行為。給人送錢,加一個好聽的字眼,叫做什麼敬或儀,冬天送錢叫炭敬,夏天送錢叫冰敬,年節送錢叫節敬,還有喜敬、妝敬、門敬、陪敬、菲敬等等名目,總稱別敬,又叫別儀。】等等,大家都收他也收,不然他無法維持他的貴胄身份和朝廷大臣的體面。他當然沒有林大人的操守,但林大人是當世難得的數一數二的清官,琦侯爺沒法比,也不必比。
琦侯爺待下人很嚴厲,府中有鞭刑笞刑對付出錯的婢僕,下人也極少看到過主人的笑臉。但天祿例外。有兩次,琦侯爺來到外書房,要天祿吹笛陪他拍曲子【拍曲子:戲曲名詞。昆劇授課時,師生圍桌而坐,教師在桌上拍著板眼唱曲,學生跟著拍唱,稱為”拍曲子“。後引申為所有拍著板眼清唱昆曲,都稱拍曲子。】。他最喜歡的竟是《單刀會》裡關羽的那段《駐馬聽》,他唱來很是入戲,尤其最後一句:”這端的是二十年前流不盡的英雄血!……“高亢跌宕,餘音繚繞,頗為慷慨激昂。無論是誰,在唱曲子的時候,脾氣和心情都會很好。所以府裡的人們都認為主人對天祿另眼看待。天祿當然也有幾分知遇之感。
不管琦侯爺怎麼官高爵顯,出入煊赫,僕從如雲,但天祿卻看得出這位欽差大人總是愁緒滿懷,而且十分孤獨。以他充沛的精力、敢作敢為的性子和不拘一格的作風,恐怕也難以完成皇上交辦的與英夷講和的使命。這使得天祿在恨他對英夷一味遷就步步退讓之餘,又對他懷了好些同情。
天祿終於因演戲嘲諷事發,被琦侯爺逐出府門。他理應反目成仇才對,但每每想起被逐前那日的所見所聞,他又著實可憐舊主人。
那日演《精忠記》受傷,天祿由封四爺送回府中,管家和鮑鵬等人都來看望,慰問了幾句。沒想到當晚琦侯爺也來到外書房小院,第一次走進了天祿所住的耳房,先對房間的整潔和品位誇獎了一番,隨後,彷彿不經意地隨口問道:
”你去票戲【票戲:戲曲術語。相傳清初八旗子弟憑清廷所發“龍票”,赴各地演唱子弟書,從事宣傳,不取報酬;後來便把不取報酬的業餘演員稱為“票友”,票友的同人組織稱為“票房”,票友演出稱為“票戲”。】也不是一次了,怎麼會挨打呢?“
天祿說,這次演的是《精忠記》,看客情不自禁。
琦侯爺臉上有些不大自在,說:”《精忠記》裡並沒有你可演的角色。“
天祿說,班子裡大淨病了,我臨時串演秦檜。
琦侯爺臉色越加難看,又在努力壓制,冷笑道:”莫非秦檜演得過於出色,才激起看客的忠義之心?“
天祿垂了頭沒有做聲。
這時他聽到主人聲音發顫地又問:”他們是不是知道你是我府中人,才……“天祿趕忙抬頭,想要否認,這一瞬間,他看到了琦侯爺眼睛裡極其複雜的表情:痛苦、悲愴、憤懣、無奈、懷疑等等,那如同受傷猛獸一樣的絕望光芒,是他永遠無法忘卻的。
次日,便有廣州士人絡繹不絕地來為香港請願,那情景竟如天祿初來廣州時所見百姓往林大人處送頌牌、萬民傘那樣的攀轅一般熱烈。不同的是請願者的情:對林大人是一片敬重愛戴,對琦侯爺卻是滿腔怨憤。
接待來人就在外書房,在耳房養傷的天祿聽得清清楚楚。他當然同情請願的一方,但又不得不承認,琦侯爺自有他的道理。聽著他精力充沛、滔滔不絕、口若懸河地把請願者對他的指責一一駁回,天祿不由得感歎:誰都有理,誰都沒有不是,那弄成眼下這種局面,該怪誰?
琦侯爺在論爭中始終堅持不懈:他作為欽差來廣州就是要議和,要停止戰爭;割香港是英夷提出的停戰條件之一,他只是代英夷將這些條件奏明朝廷,請朝廷定奪,他口頭應允只是緩兵之計,並未在條約上簽字蓋印。那理直氣壯,甚至有點不可一世的氣概,來請願的人駁他不倒,也拿他無可奈何。
傍晚,耳房裡悶得待不住,前來探望的天壽攙扶著天祿到後花園透氣。不料隔著薔薇花籬,只見琦侯爺和他的小夫人竟在垂紅亭小飲。天祿天壽不敢出聲,便又聽到了他們的交談。
這位小夫人,都說是琦侯爺來廣州途中買來的良家女子,但天祿憑直感確信,她必定是風塵中人,一位身價不低的名妓。朝廷有明令:官員狎妓或納妓都要受嚴懲甚至革職。儘管玩了花招兒,可琦侯爺竟敢娶她,令天祿佩服。
在小夫人面前,琦侯爺維持了整整一天的豪氣沒有了,喝了很多酒,不住地唉聲歎氣,說:”原以為革了少穆的職、平平英夷的氣,再賠上一筆銀子,也就把事了了。誰知英夷胃口這麼大,條款一項比一項苛刻!不答應吧,他們輕而易舉就能攻打廣州,我這欽差豈不就是飯桶?一旦城破,項上首級難保哇!答應吧,朝廷內外必然大嘩,皇上也饒不了我!“
小夫人說:”你也該找本地官員商議商議。“
琦侯爺歎道:”廣州這地方,漢奸太多,這些要事決不可洩露出去,所以我只敢用直隸帶來的白含章張殿元。再說,廣州繳煙,虎門銷煙,光彩都被少穆得去,我這個來講和的還不照例要被人厭憎?今天這一整天不就是明證?“
小夫人也歎息:”看你夾在朝廷、英夷、廣州官場和士民百姓中間,哪裡還有縫子可鑽?真要給壓扁擠碎了。“
琦侯爺又咕咚咕咚地喝了一陣酒,說:”大角沙角炮台一失陷,我就知道大事不好,朝野上下明槍暗箭都會朝我身上扎,替罪羊當定了……“
小夫人這回接得很快:”既然如此,還不如就奏明朝廷,調兵來打!“
琦侯爺竟哈哈哈哈地笑起來:”都說打,打!莫非以為真能打得過嗎?除了我琦善,他們誰從近處看過一眼英夷的大兵船?夷人那洋槍不用裝藥,一扣扳機三五十丈外百發百中,我們有嗎?他們的炮彈不是石球,一打數百丈遠,落地就能炸毀一大片,我們有嗎?……岳武穆的話,武將不怕死,文官不要錢。現如今是武將怕死又要錢,文官要錢又怕死,如何打得成?“
”就算官兵不中用,天朝這麼多人,一百個打一個,一千個一萬個打一個還怕打不敗那小小的英夷!“
”婦人之見,婦人之見啊!“琦侯爺的聲調已帶著很濃的酒意了,”聚眾的事犯朝廷大忌呀!打了英夷,再回頭打官兵打朝廷怎麼辦?……如今,惟有‘和’是了結此局的出路,不然後果不堪設想。只是我琦善……唉,可憐生前身後名啊!……“
”你……“小夫人極力抑制自己的傷感,安慰道,”放寬心些,或許能等到轉機也說不定。“
琦侯爺的聲音裡竟帶著嗚咽:”煢煢孑立,形影相吊,一片孤忠,可以對天!……自古以來,哪裡有議和大臣能夠青史留芳?可遺臭萬年,又有何顏面上對祖宗下對子孫啊!……“
小夫人彷彿也陪著落淚,唏噓許久,後來卻說起元宵節的《精忠記》,說起她聽來的關於天祿的”割地賠款“的台詞。天祿天壽在薔薇花籬這邊面面相覷,雖然一直沒聽到琦侯爺的回答,但也知道必是凶多吉少。
三天後,琦侯爺又到蛇形灣與英夷會議去了,管家才來問天祿的傷情,得知已經痊癒,便拿出二十兩銀子給天祿,說主人命辭退他,要他在主人回府前離開。天祿什麼也沒說,收拾東西就走人。他又住回到梨園會館,與天壽同租一套三間屋,直到今天。
他和天壽不時談起那日他們在薔薇花籬下聽到的話,天壽覺得琦侯爺是活該,他心裡卻總是有點過不去。開始朝廷革他大學士職奪雙眼花翎的處分,天祿覺得還算公平,可後來的革職鎖拿押京審問並查抄家產,就太過分了。昔日的這位高高在上的主人一旦成為階下囚,天祿竟不知為什麼,覺得非去送行便問不過自己的良心。
離得很遠,天祿就已看到那艘飄著”漢軍副都統英隆“長條旗的大船,琦侯爺將由這位副都統押往京師受審。船上來來往往許多官兵在忙碌地安置行李和柴米油鹽菜蔬等日用品,從碼頭上的歇腳亭到大船的踏板,三步一哨,也站滿了身穿號衣手持刀槍的兵丁。還不到起程時刻,天祿看到,身著藍衫、頸鎖鐵鏈的琦侯爺,在兩名營官的監視中,正坐在歇腳亭的石凳上等候。
若是平日,押送犯官的場面怕不有成千上萬的人來看熱鬧,可這些天廣州人心浮動,大多惶惶不可終日,沒了看熱鬧的心腸,碼頭上只有數十閒漢聚集著,在那裡指手畫腳議論紛紛,不時也有人朝琦侯爺這邊吐幾口唾沫,罵上幾聲。
從閒漢間穿過,走近帶鎖鏈的琦侯爺,也需要勇氣。天祿咬咬牙,昂然而進,大聲對持刀來攔阻的兵丁說:”我是琦侯爺的家人,來給他送行。“
人群轟的一聲,數十雙眼睛一起盯向天祿,兵丁也奇怪地看看他,轉身去向營官稟告。
他很快被帶到亭中。只見琦侯爺直挺挺地坐著,雙手放在膝頭,雙目緊閉,一向紅潤潤的面色變得灰白,眼窩也深深地陷了下去。天祿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滋味,上前單腿跪倒打個千兒,輕聲說:”給侯爺請安。“
琦侯爺睜眼,看看天祿,沒有做聲。
天祿又說:”小的來送送侯爺。“
琦侯爺苦笑著,歎道:”偌大廣州,萬千子民,竟只有一個被我逐出府門的僕從來送行,真是難得了。“
天祿拿出一個包袱:”小的沒有多少進項,只湊了四十兩銀子,給侯爺路上買酒;這是侯爺一時也少不得的京師香片茶,恐怕這一路無處買去,給侯爺帶了一斤路上喝。“
琦侯爺只望著天祿,說不出話。營官卻不肯接包袱,說這事須報英都統知道。正好船上人招呼他們準備起程,琦侯爺一站,身體搖晃,差點又跌坐下去,天祿連忙扶住,營官也沒干涉,便由著他扶犯官下船。
一邊走,琦侯爺一邊告訴天祿,鮑鵬也在押,一同進京,但他是囚犯,只能關在囚艙。府中管家人等在他被鎖拿後便一哄而散,小夫人已被收監,請天祿得空代他去探看探看……
天祿陪琦侯爺站在船頭,等候營官上頂艙稟告英都統,忽見一艘劃得很快的客船駛近後立刻減速,竟朝這艘押解犯官的船靠過來。一看那船頭站著的人,天祿吃了一驚,不由得叫出了聲:”林大人!“琦侯爺痛苦地閉了眼,臉上一陣紅潮過後愈加蒼白了。
艙頂的英都統卻大聲喊叫起來:”哎呀,是林大人大駕光臨嗎?快!快!快搭踏板,標下去接林大人!“說著咚咚地蹬著木梯趕過去迎接,從舷梯口把林大人直攙到這邊船上。得知林大人專程趕來為琦侯爺送行,英都統嗟歎不已,陪著一同走到了船頭。林大人背後的隨從中,有天福在。天福也看見了天祿,兩人遠遠地點點頭。
”靜老,“林大人對琦侯爺拱手致意,以琦侯爺的表字靜庵相稱,表明他們多年共事的特殊關係,”不料事情決裂如此,廣州夷務之煩難可稱是天下之最了。此去京師路途遙遠,千萬保重。“
琦侯爺已冷靜下來,唇邊竟帶了幾分笑意,說:”我這人做事莽撞,仕途上屢經蹭蹬,因革職而勞少穆兄送我,只怕這已是第三次了吧?“
天祿突然心裡一動,看著眼前這兩位被革職的大臣,極力要想起一些遙遠而又模糊的往事。
林大人也笑了笑,說:”靜老莫忘了,在下也是‘待罪’之身。“
琦侯爺突然激動起來:”你我怎麼能一樣!……你我都是忠心耿耿為朝廷辦事,落得這般模樣。你呢,縱然再革職乃至監禁、流放,也會青史留芳,百代頌揚;可我,就算能過了眼下這道坎兒,就算日後還能起復、陞遷再入閣,哪怕位列三公,也逃不脫今生後世的罵名啦!“嘩啦啦一陣鐵鏈響,他雙手摀住臉,又不願被人看做哭泣,便上下摩挲著面頰,似在提神。
林大人看著他,沉重地說:”我只是不明白,為什麼你要在講和這一棵樹上吊死!“
琦侯爺搖搖頭:”這些事說也無益。你我都得聽皇上的調遣,對不對?……但香港之事,確是少穆兄攛掇廣撫怡良上奏【道光二十年臘月十五,琦善與義律議定《川鼻草約》,未經中國朝廷批准,英方就發表聲明,稱其對香港島擁有主權,並於次年正月初十前後佔領香港。林則徐說服當時的廣東巡撫怡良,將此消息奏報朝廷,導致琦善的革職和朝廷對英開戰。】,所以朝廷對我才有鎖拿押京查抄家產的諭旨,沒錯吧?今日來相送,是要瞧我好看吧?“
林大人朗朗地笑了,說:”來送靜老,乃是私誼;勸怡良上奏,乃是公心。議和及割地賠款諸事,你原不該瞞著所有的人獨自行事。“
琦侯爺長歎一聲,說:”好,我領你的情,多謝你相送了。“
林大人將帶來的銀兩食品藥物等一一交代給英都統,囑他一路對年事已高的犯官多加照顧。天福趕緊靠過來問天祿:”有天壽的消息嗎?“天祿搖頭,天福緊皺著眉頭小聲說:”真急人,這可怎麼辦?“天祿說:”會不會去了澳門?“天福想想,說實在沒法子不如去巡捕處報案,還千萬不能叫師傅知道。
遠處開來一艘巨大的插滿各色龍旗的大船,兩排數十名穿號衣的水手整齊一致地划著槳,使這華麗的艨艟巨艦走得飛快,槳聲、水聲和著一陣陣長號喇叭、細樂吹打;大船前方兩艘開道小船,開道鑼聲,飛虎旗迎風飄揚。一看這旗號,眾人都有些驚異,因為這是新任欽差、眼下全管廣州剿夷事務的參贊大臣楊芳老將軍的座船。他難道也來為琦侯爺送行?
華麗的大船真的靠了過來,新任欽差大臣真的登上了押送犯官的船,與前兩任已經革職的欽差大臣拱手為禮。天福天祿和周圍所有稍微瞭解內情的人,看著這三欽差相會的場面,都無端地覺得心驚膽寒,喘不過氣來。頂翎涼帽、補褂繡袍、朝珠朝靴、白鬚白髮的老將軍,面對布衣青鞋的林大人,面對頸上鎖著鐵鏈的琦侯爺,思緒不亂嗎?心裡不發顫嗎?……
廣州是個什麼地方啊!夷務怎麼如此繁難可怕?在這裡還要跌倒多少欽差大臣才算完?……天祿只覺得背上滾過一個個寒戰,皮膚起栗,以至垂了眼不敢再看。
楊老將軍倒是一派武人的豪爽,對倒霉的前任欽差說了好些安慰的話,要他多多保重,祝他一路平安。這些套話都從天祿耳邊滑過消失了,只有一句話八個字,一下子就進天祿的耳鼓,使他不住地回味,甚至心慌意亂。他想這會不會就是所謂的讖語?……楊老將軍說的是:塞翁失馬,安知禍福!剎那間,他腦海裡彷彿劃過一道閃電,剛才他極力回憶而又無論如何想不起來的事,突然明白如鏡。
這邊,楊芳又對林大人說,接到靖逆將軍奕山、另一位參贊大臣隆文和新任兩廣總督祁三人共署的來信,他們這兩日將抵達廣州,誠請林大人逆流相迎於途中,他們將一同來林大人船上共商軍務。由此看來,楊老將軍送行是輔,特邀林大人是主,琦侯爺苦笑著退後幾步,倚在了船舷欄杆邊。
天祿上前,輕聲地問:”侯爺可還記得,大約十年前,您在前門外一所臨街茶樓上請人測過字?“
琦侯爺目光迷茫,搖搖頭。
”那日正逢午門獻俘大典,這位楊老將軍正在凱旋大軍中。“
琦侯爺似是而非,還在想。
”您同少穆先生先後測同一個字,因果之因。您將一把折扇拍在了因字正中,便成了困字之形……“
”不錯,有這事。那測字先生因而說我將屢屢受困,升沉無常。哈,不料果真應了他的鐵口!“
”不不!當時因你扇長於字,使困字上下出頭,測字先生說你雖然屢屢受困,卻每次受困皆能出頭,所以能得善終。還記得吧?……“
琦侯爺驚疑不定:”你?你怎麼會知道?“
”那測字先生正是小人的師傅,小人當日不過十歲,就站在旁邊……侯爺,你定有出頭之日,就請放寬心吧!“
押送琦侯爺的船終於起程了。楊芳邀林大人到自己船上喫茶,說還有一件要事請教。這邊天福也拉著天祿隨同過船,商量找不著天壽怎麼辦。
中艙裡主客坐定,獻茶才罷,楊老將軍便開門見山,先通報眼下十分危急的軍情:虎門烏湧之戰後,英夷闖入紅山河屢屢測量河道,似要繼續進攻,而靖逆將軍和隆參贊、祁總督尚在途中,各路參戰大軍尚未到達,種種戰守準備都得從頭做起,一旦英夷攻城,豈不要束手就擒?
立在艙外侍候的天福和天祿互相看了一眼,心弦頓時繃緊了。
楊芳放低了聲音,說:”如今有個機會,或能贏得備戰時間,但恐朝廷怪罪。特地請教林大人。“
林大人說:”莫非掛免戰牌?“
楊芳點頭,說事有湊巧,行商胡昭華方才途中緊急叩轅,說花旗國【花旗國:其時對美國的俗稱。】領事建議雙方休戰,恢復貿易。英夷商船也急於做完今年的茶葉生意,因他們國中的茶葉已經告罄,不能再等。
林大人想了想,說:”這也不失為緩兵之計。胡昭華在哪裡?何不傳來細問?“
楊芳說:”我原要他親口說明的,就令他的船跟在後面,這就著人去叫。“
果然,欽差的大船後面跟著一艘十分華麗且帶著幾分洋氣的遊船,天福天祿都認得這是胡家主人的雙層座船。天祿心裡一動,拉著天福跟在去傳胡昭華的聽差身後,眼看著胡家遊船的纜繩拴在了大船後樁上,眼看身著六品官服的胡昭華低著頭,恭恭敬敬、誠惶誠恐地跟著聽差去拜見欽差大人,之後,天祿一步就踏上了胡家遊船。
天福正要阻止,天祿伸手一把將他也拉了過來。遊船上的家丁見他們從欽差大人的座船上過來,都不敢攔。天福一邊跟著走一邊不住地說:”你是怎麼啦,要幹嗎?別捅婁子……“天祿一直衝上樓,這才猛地站定:四個發青眉黑、明眸皓齒的少年正圍著一張雕漆圓桌玩陞官圖。聽得樓梯響,四個全都朝樓梯口望,便異口同聲地喊道:”天祿!……“
天福跟著上來了,一看,歎口氣說:”師弟,你怎麼在這裡!好歹說一聲啊!我跟你二師兄的腿都快跑斷了,真真急死人啦!……“
那四個少年,正是冷香、浣香、雨香和天壽。
天祿直逼到天壽跟前,臉都氣白了,下巴突出,黑眉豎起,眉間那道立紋忽隱忽現,瞪著眼睛吼道:”你到底是怎麼回事?動不動使性子,什麼臭脾氣!……“
天壽臉一紅,偏偏仰著頭,睜大了眼睛跟天祿對視著,一句話不說。
天祿見他這樣,越發生氣:”你知道現在是什麼時候?外面亂得一塌糊塗,你就不要命啦?叫我們怎麼跟師傅交代?害我們找得多苦?……“
天壽頑強地挺著,說:”找我幹嗎?你們不要我……我自己走就是了。嫌我不好,還有人不嫌我呢!……“
天福走來,撫著小師弟的肩膀:”別生氣,別生氣了……算我們不好,想得不周到還不行嗎?“他彎下腰,在天壽耳邊小聲說,”我們說好了,這回定親的事就作罷,什麼時候你說親了,咱哥兒仨再一塊兒定親一塊兒完娶,這總成了吧?“
天壽一愣,看看大師兄又看看二師兄,雖然不出聲,眼睛卻在問:”真的?“
天福天祿互相看一眼,感到彼此都在心裡苦笑,但都很堅決地點頭,很痛快地回答:”沒錯,說話算話!“
天壽眼圈一紅,嘴一撇,委委屈屈地哭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