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花巖

讀韓國觀光公社編印的《韓國旅遊指南》,介紹到百濟古都扶余的扶蘇山時,有這樣一段話:「沿著懸崖頂端到白馬江湖畔的下坡路緩緩而行,途中經過一座百花亭,據說曾有三千名百濟宮女因遭唐羅聯軍追趕而走投無路,遂投江於此。當時宮女們投江的身影,有如杜鵑花凋謝零落,故稱此處為落花巖。」

旅遊指南一類的書籍,大多語言無味,病句連篇,充斥著吹牛、鄉願和誤導。而這幾句話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或者說,令我肅然起敬。可惜我一直沒有機會去扶余一帶觀光,因為從整個韓國來看,那裡並不太重要。扶余這座當了120多年首都的城市,如今只有10萬人,高速公路和鐵路,都不通那裡,恐怕比起同名的中國吉林省扶余市來,要寂靜多了。然而有一天讀韓國古文,卻又遇到了這個落花巖。高麗王朝末期有位學者叫李谷,在元朝中過進士,回高麗後當了官,他有一篇《舟行記》,寫與朋友到扶余一帶遊玩,文中云:「……明日至扶余城落花巖下。昔唐遺蘇將軍伐前百濟,扶余實其故都也。時被圍甚急,君臣棄宮娥而走,義不污於兵群,至此巖,墮水而死,故以名之。……」

韓國古代曾有新羅、百濟、高句麗三國鼎立時期,其中百濟和高句麗座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,但與當時的倭國頗有些曖昧關係。而新羅旗幟鮮明地引進唐朝文化制度、排斥倭奴。因此唐朝在感情上更傾向於新羅。在新羅遭受高句麗人侵時,新羅請求唐朝出動王師。於是唐羅聯軍(韓國人一定要叫羅唐聯軍)並肩作戰,先後滅了高句麗和百濟。並且唐軍在白江一戰,重創了火器猛烈的倭軍。這是中日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交鋒,以唐軍完勝、把倭軍趕出朝鮮半島而告結束。因此後來的高麗、朝鮮和今日的韓國,都以新羅文化為正統。韓國的鄉校裡供奉的聖賢牌位,高麗之前只有新羅二賢而無高句麗和百濟的份。可是李谷的這段文字,卻明顯對百濟宮娥寄以同情和稱讚。一句「棄宮娥而走」,顯示出對百濟君臣的微詞。而一句「義不污於兵群」,則充分把這群宮娥之死提高到「義」的大節上。這樣的立場無疑是公允的。而旅遊指南中那句「有如杜鵑花凋謝零落」的比喻,更表現出宮女們投江而死的那種淒麗的美。

我對新羅、百濟、高句麗三國均無偏愛,只是想起那三千宮女,不禁凝然。她們為什麼而死?是為君王?是為社稷?是為種族?——三國本為同一個民族。似乎只有一個解釋:她們若不死,則有可能「污於兵群」,於是她們只有死。我想起我的故鄉東北,也有一個女人投江的史實,那就是氣壯山河的「八女投江」。東北抗日聯軍的八位女戰士——其中有兩名是朝鮮族,與蜂擁而上的日本侵略軍頑強戰鬥,打完最後一顆子彈,然後縱身躍人急流。她們的死,不僅僅因為她們是女人,更因為她們是中國的戰士。她們是與「狼牙山五壯士」齊名的不屈的勇士。

於是我想,那三千名百濟宮娥的死,恐怕也不僅僅因為她們是女人吧。雖然她們不是戰士,但是不願意向敵人屈服,這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一種普遍的人性吧。然而不公平的是,她們畢竟是女人,這使得讚頌她們的人,也不自覺地要從女性的角度落筆。或許,這就是女人的悲劇吧。三千個女子,連一個姓名也沒留下,連為什麼死也沒有留下。歷史上,這樣死去的女子又何止三千?又何止韓國?進而言之,又何止女人?人生天地間,一生一死,竟是這般的不易琢磨。

又一個韓國的秋天來了,高高低低的岩石上,飄滿了落花。

《黑色的孤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