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部來信約寫《域外隨筆》,一時不知從何寫起。就像《紅樓夢》上說的,咱也不是到國外打過反叛、擒過賊首的,咱不過在外面當了幾年窮學生罷了。所以就談談在外面的衣食住行吧。
初到美國時,看到樓房很高,汽車很多,大街上各種各樣的人都有。於是一輩子沒想過的問題湧上了心頭:咱們出門去,穿點什麼好呢?剛到美國那一個月,不管是上課還是見導師,都是盛裝前往。過了一段時間,自己也覺得不自然。上課時,那一屋子人個個衣著隨便,有穿大褲衩的,有穿T恤衫的,還有些孩子嫌不夠風涼,在汗衫上用剪子開了些口子。其中有個人穿得嚴肅一點,準是教授。偶爾也有個把比教授還衣著筆挺的,準是日本來的。日本人那種西裝革履也是一種風格,但必須和五短身材、近視眼鏡配起來才順眼。咱們要裝日本人,第一是一米五的身高裝不出來,第二咱們為什麼要裝他們。所以後來衣著就隨便了。
在美國,有些場合衣著是不能隨便的,比方說校慶和感恩節party。這時候穿民族服裝最體面,阿拉伯和非洲國家的男同學寬袍大袖,看了叫人肅然起敬。印度和孟加拉的女同學穿五彩紗麗,個個花枝招展。中國來的女同學身材好的穿上旗袍,也的確好看。男的就不知穿什麼好了。這時我想起過去穿過的藍布制服來,後悔怎麼沒帶幾件到美國來。
後來牛津大學轉來一個印度人,見了這位印度師兄,才知道什麼叫做衣著筆挺。他身高有兩米左右,總是打個纏頭,身著近似中山服的直領制服,不管到哪兒,總是拿了東西,邊走邊吃,旁若無人。系裡的美國女同學都說他很sexy(性感)。有一回上著半截課,忽聽身後一聲巨響。回頭一看,原來是他把個蘋果一口咬掉了一半。見到大家都看他,他就舉起半個蘋果說:May I(可以嗎)?看的人倒覺得不好意思了。
衣著方面,我也有過成功的經驗。有年冬天外面下雪,我怕冷,頭上戴了羊剪絨的帽子,身穿軍用雨衣式的短大衣,蹬上大皮靴跑出去。路上的人都用敬畏的眼光看我。走到銀行,居然有個女士為我推了一下門。到學校時,有個認識的華人教授對我說:Mr.王,威風凜凜呀。我趕緊找鏡子一照,發現自己一半像巴頓將軍,一半像哥薩克騎兵。但是後來不敢這麼穿了,因為路上有個停車場,看門的老跟我歪纏,要拿他那頂皺巴巴的毛線帽換我的帽子。
我這麼個大男子漢,居然談起衣著來了,當然是有原因的。
衣著涉及我一件痛心的體驗。有一年夏天,手頭有些錢,我們兩口子就跑到歐洲去玩,從南歐轉北歐,轉到德國海德堡街頭,清晨在一個噴水池邊遇到國內來的一個什麼團。他鄉遇故知,心裡挺彆扭。那些同志有十幾個人,紮成一個堆,右手牢牢抓住自己的皮箱,正在東張西望,身上倒個個是一身新,一看就是發了置裝費的,但是很難看。首先,那麼一大疙瘩人,都穿一模一樣的深棕色西服,這種情形少見。其次,褲子都太肥,褲襠將及膝蓋。只有一位翻譯小姐沒穿那種褲子,但是腿上的襪子又皺皺巴巴,好像得了皮膚病。再說,納粹早被前蘇聯紅軍消滅了,大伙別那麼緊張嘛。德國人又是笑人在肚子裡笑的那種人,見了咱們,個個面露蒙娜·麗莎式的神秘微笑。我見了氣得腦門都疼。
其實咱們要不是個個都有極要緊的公幹,誰到你這裡來受這份洋罪?痛斥了洋鬼子以後,我們也要承認,如今在世界各大城市,都有天南海北來的各種各樣的人,其中國內公出的人在其中最為扎眼,和誰都不一樣,有一種古怪氣質,難描難畫。以致在香港滿街中國人中,誰都能一眼認出大陸來的表叔。這裡當然有衣著的問題,能想個什麼辦法改變一下就好了。
本篇最初發表於1993年第1期《四川文學》雜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