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講

上弦半斤 下弦八兩

我們這樣的講法,是為了配合一般青年同學,讓他們比較容易瞭解,我想大家聽得很辛苦,我講得也很辛苦啊!因為諸位同學對中國舊有的文化太沒有基礎了。現在我們把朱雲陽真人的註解念一下,一邊解釋。

「此節言,兩弦之氣,合而成丹也」,月亮上半月一弦、下半月一弦,叫兩弦。借用月亮這個自然現象說明我們的身體生命,兩個半圓合起來就成道。我們修道學佛,身心兩面平衡了,不是普通的平衡,是有一個標準的。身體的平衡到 達了,呼吸之氣完全停止了,在佛家叫氣住脈停,是禪定之學。禪定不一定是得道,在道家叫做命功,到達氣住脈停,連心臟、脈搏也不跳了,那是命功的成就。這個禪定屬於共法,不但佛家有,道家也有,各家都有。

性功就不同了,性功是念頭,一念不生清淨圓明,這是性功的成就。命功的成就是另一半,這兩個配合一起才叫做合而成丹。比較明白的說法是,生理一半,心理一半。因此正統道家看學佛的,只講心性之學,只是走一半。道家同時也批評後代這些道家的人,只在身體上做工夫,也只是一半,都不行的。

「自震庚一點偃月,進至一陽」,震卦()為雷,下面一陽剛剛出生,就是陰曆初三晚上月亮的現象。我們把這個卦畫成圖案,下面就畫一橫白的,粗一點,上面還是黑的,就是月亮剛剛出來的現象,也就是震卦的現象。那為什麼又叫「庚」呢?這要講到納甲了,我們學陰陽納甲就要背。以前學陰陽很痛苦,「震納庚」,為什麼?納就是歸納,這個「庚」是西方,是金。這句話就是說,每個月初三,月亮剛剛一陽來復(震〉,偃月,晚上是在西方出現,庚就屬西方,所以「震納庚」就是這樣來的。

「便屬上弦之兌,其卦氣納丁」,到了兌卦的時候是初八了,月亮下面一半白得發亮,這個一半亮的半個燒餅一樣的月亮,出現在正南,南方屬丙丁火,它的納甲是丁,這卦氣是「納丁」。這是講人從地面上,不用天文儀器,用肉眼看得到的太陽、月亮的現象。這在《易經》有個名稱叫做「大象」,很大一個現象掛在那裡給你看。你懂了這個現象就懂得宇宙的法則,太陽系統的法則,也懂得我們生命中生理同心理的法則。這裡不是光用代號,這個中間為什麼西方叫庚 辛,南方為什麼叫丙丁,都有它的理由。進一步就很麻煩了,牽扯天干地支,講完起碼半年。就是介紹完了,你懂不懂得進去還是個問題。

「此時水中胎金,魄中魂半,所謂上弦金半斤也。」又碰到問題了,什麼是「水中胎金」呢?金是西方庚辛金,金性在道家說來,有時是代表佛家所謂明心見性,本性的性。為什麼叫水中的胎金呢?月尾二十八以後這五天沒有月亮,黑 的;在方位上,這時月亮是在北方,北方屬水。這個水牽涉的多啦,在《河洛理數》是一套,拿現在科學哲學再解釋就又是一套了。北方屬水,拿五行來講金生水,《河洛理數》講「天一生水」,這個「天」也可以代表抽像的天,宇宙萬有本有的生命叫做天。「天」字也是代號,也可以叫做本體,本體是虛無縹緲,不是說它沒有,而是有形成物質的作用。首先是液體出來,所以天一生水。水從哪裡來?金生水,金代表本性,由精神世界變成物理世界的作用,就是液體先出來。

魂魄與心腎

拿人的生命來說,「魄中魂半」,等於睡著時會做夢,睡著時不是死亡,所以魄還在這裡。中國醫書講魄在肺中,肺是呼吸系統,睡著時呼吸連續沒有斷,所以沒有死亡。為什麼會做夢呢?魂跟魄兩個沒有結合在一起,靈魂出竅啦,跟魄不結合。不做夢的時候魂在哪裡?腎管水,腎不只是兩個腰子,包括身體整個的荷爾蒙系統。所以真正睡著,心是火,腎是水,水火相濟就是心腎相交,魂還是在體內,所以不會做夢。當水火不相濟時,魂就離開這個身體。所以我們中國的神話畫人做夢,都是頭頂上出來一個人,外出去玩啦。一般認為這個叫出陰神,實際上是靈魂出竅,拿病理學講很嚴重,輕一點是夢遊症,嚴重一點就是離魂症。離魂症非常少,這一類拿現在的醫學觀念講,同精神分裂有關聯的。這個時候,所謂上弦金半斤,魄中的魂這一半,離開身體了。

再來呢,假定有一個人修道也好,學佛也好,打坐得定了,呼吸也寧靜了,達到氣住脈停,身體什麼奇經八脈、任督二脈已經都通了不在話下。因為身體氣脈通了,這個氣才能夠停住;氣脈如果阻塞不通,就談不到氣住脈停。有時你覺得自己也氣住脈停了,那你大概呼吸系統有了問題,閉塞了一下。有些人傷風鼻子不通,你不能說這個是道啊!就算做到了氣脈通了,也是很寧靜的,開眼閉眼內外有光明的現象出現,甚至於像看見月亮一樣圓圓的,許多人就錯認為是得了道,悟了道。也有人誤認為就是禪宗祖師說的「心月孤懸,光吞萬象」。這個不是的,絕對不是。

這個「魄中魂半」,在生命四大安下來,由於生理上的氣住脈停,會反映出來像月亮似的有相光明現象,在道家講這個還是命功,不是真道,而且這個月亮不是真丹。我們現在新名詞,等於這是「體」上的第三重投影,還不是第二重投影。好不好呢?說你有工夫差不多,但這不是道。性功不在這個,不是這個月亮。當你知道自己現在清明,知道身體沒有障礙,知道現在這個境界裡有月亮出來,那麼你就要曉得,再進一步月亮還會變太陽呢!這個清涼的、陰境界的月亮,變成了太陽之後還暖烘烘的呢!這個仍屬於命功四大的變化。

但是你能夠知道清明月亮的境界,與太陽溫暖的境界,你那個能知之性才是性功。佛家所謂,菩提在那一邊不在這一邊,這邊是命功。這是所謂性命雙修之道的大概。唉!我已經講得很吃力了,諸位聽得更吃力,也許越來越迷糊。不過曉得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理論,有這麼個知識,這個「魄中魂半」只能講到這裡,太難表達了!

「所謂上弦金半斤也」,這個金代表性,上弦金算是半斤。「如顛倒取之,亦可雲水半斤」,如果換一個代號,用陰陽五行做代表,也可以說「水半斤」。天一生水,剛才講本性第一步出來的是這個水氣,「故曰上弦兌數八」,八就是半斤。「自巽辛一點流珠」,兌上缺(),兌卦代表了上半個月。巽下斷(),巽卦是代表了黑,代表下半個月,下半個月怎麼是「巽辛」呢?辛也在西方。上半月的月亮,是晚上看見在西方的,下半月是天亮時在西方看見的。「巽辛一點流珠」,這個光明流動,「退到二陰」是下半個月,「便屬下弦之艮,其卦氣納丙」,卦氣正南,丙方。「此時金中胎水,魂中魄半,所謂下弦水半斤也。」就是這個道理。我們研究到這裡,我想暫停下來,大家搞不懂,坐在這裡很受罪了。

金返歸性章第十

金入於猛火,色不奪精光。自開闢以來,日月不虧明。金不失其重,日月形如常。金本從月生,朔旦受日符。金返歸其母,月晦日相包。隱藏其匡廓,沉淪於洞虛。金復其故性,威光鼎乃熹。

正統道家理論重點

前面我已經報告得比較明白了,就是代表性和命的兩個境界。為了要把這兩半,也就是八、九這兩章完全瞭解,只好再翻過來一章,看朱雲陽真人把它分章標題的「金返歸性」。我有另外一句話貢獻給大家,你們學佛的也好,修道的也好,在我個人是不分家的;我也什麼都不是,也不學佛,也不修道。不過有一個經驗勸大家,你要真學佛修道也好,學密宗顯教也好,如果正統道家這個理論搞不通,你修也是白修,因為用功所有的過程,你都不知道法則。正統道家的長處是,你懂了這個法則,工夫到了哪一步境界,你就懂得身心會出來一個什麼現象,絕不會走火入魔。小說上寫的走火入魔,就是因為你不懂法則不懂道理,好壞你統統不知道。如果知道的話,就算是壞的現象出現,因為你懂這個法則,也可以把它變成好的。那好的現象出現當然是更好,這是我要貢獻給大家的。

「金入於猛火,色不奪精光」,把黃金丟進猛火裡,本來固體的黃金,經過高溫的化煉變成液體,儘管變成液體,重新凝結了還是黃金,那個亮光仍是一樣的。所以金入於猛火,光色不會變,金性是不變的,這是形容我們的本性在生命過程中,乃至佛家所說在六道輪迴中,本性不變。

「自開闢以來,日月不虧明」,這個宇宙的法則也是這樣,自有天地以來,太陽月亮永遠不虧,永遠都是那麼光明。這個太陽月亮的存在,不曉得多少萬億年,還是這個月亮,還是這個太陽。我們以前小的時候迷信,不懂天文,以為日蝕、月蝕是天狗來吃了太陽月亮。不管天狗吃也好,太陽被月亮遮住也好,月亮被地球遮住也好,幾百萬億年來,遮了很多次,毫不妨礙,它的光明永遠不虧減。所以剛才說黃金代表自性,日月的光明也是代表生命的本有的現象,不管怎麼變化,它本性永遠不變。

所以說「金不失其重,日月形如常」,隨便怎麼蒙蔽它,它是不變的。「金本從月生,朔旦受日符」,這個金不是黃金,代表了月亮發光的那個本性,代表初三月亮剛剛從西方出來。「朔旦」,每個月的初一,吸收了太陽的光芒,到初三就呈現出來。「金返歸其母」,真心回到母體。你們學過密宗的,就聽到過一個名詞叫做「子母光明會合」。光明有子光還有母光,如果拿太陽跟月亮的關係來講,月亮的光是太陽光反映來的,那麼月光應該是子光,母光是太陽的光。當然我們不必問太陽怎麼永遠會發光,那是另外一個問題,那個問題可大啦!能使太陽發光的後面還有東西,道家也不討論這個,道書到這裡,乃至佛經到這裡,都不說了,為什麼?因為那是佛菩薩的境界,神仙境界。你成了神仙,成了菩薩以後,是另外一個世界的學問,那個時候你才懂。「金返歸其母」,就是金性返歸母性的光明。

認識三種現象

「月晦日相包」,朔是月初,晦是月尾,每月的月尾晦暗,「日相包」,月亮整個黑暗,被太陽陽氣包藏了。「隱藏其匡廓,沉淪於洞虛」,月亮這個時候在北方完全沉淪,北方就是水,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。「金復其故性,威光鼎乃熹」,從月尾晦暗,七日來復,就恢復光明了。西方基督教文化第七天是星期日休息,也是來復日。所以「金復其故性」的威力,它的光明,等於金子在爐鼎中重新鍛煉,所發的亮光更大。

這幾段如果要詳細地講,要從《易經》的象數重新來過,五行也都要介紹,所以現在不詳細講。再說到你們打坐,坐到什麼都不知道,這是不對的哦!什麼都不知道有三個現象,一是「無想定」,一般人做不到,佛家認為是外道,不過這個外道是很高的。另外一個是「昏沉」現象,我們睡眠不是無想,睡眠是個現象,是大昏沉。尤其大熱天睡覺, 睡得一點都不舒服,總覺得沒有力氣很疲倦。為什麼?因為外氣熱,熱得你昏昏沉沉地想睡,實際上都沒有睡著,迷迷糊糊的,很多的幻想,很多的夢境,腦子沒有完全休息,這種情形叫昏沉。

有時候我們靜坐會有細的昏沉,打坐最怕的是昏沉,把先想當成是道就錯了,把細昏沉當成是靜坐是道也錯了,都是很大的錯。但是有時候不是昏沉,你當成昏沉也錯了。不是昏沉是什麼?就是這句話,「金復其故性」,這是第三個現象。這是說有時候你念頭比較清淨,坐起來什麼都不知道,不是睡眠也不是昏沉。所以要懂道家的法則,那比密宗比佛家都講得清楚,這個時候要認得清楚是「金復其故性」,是我們後天的思想妄念停止了,這個心歸到性的方面去了。等於月尾的月亮沉到北方去了,「沉淪於洞虛」,什麼都不知道了。這個時候你不要當成昏沉,應該讓它繼續下去,隨便多少時間都讓它去,乃至七天七夜都沒有關係。等到「金復其故性」的境界久了,「威光鼎乃熹」,再回轉來一念不生,則有相光明出來如太陽一樣,威光內外。光明是威光赫赫這個境界,是性命雙修的真正第一步,可以結丹的現象。我們現在直接這樣講,講得很明白。

我們跳過三頁,現在翻到朱雲陽祖師做的總結。「此章直指金性」,金是代名詞,直接指出來我們的本性「為造化之根,生身之本」,生命的本性,為一切生命造化的根本,我們父母結合生出我們的肉體,也就是生命的根本。

人的五行之氣

「造化之奧,全在河圖」,這是宇宙造化的奧秘。「水為五行開先」,拿五行來講,先講北方天一生水。「故天一即生水,沿而下之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」,就形成了地球萬有。「到土方纔生金,金獨處其最後」,五行水、木、火、土、金,金是最後。「而全五行之氣」,生生不已,一路發生,永遠發展下去。所以生命的發展,「是造化以金為要終也」,金是最後。所以金是本性、是結果。

「土為五行殿後,故天五纔生土,溯而上之,生土者火」,天五才生土,土從哪裡來?火生土。「生火者木,生木者水」,水從哪裡來?「水卻從金而生」,從金生的。「金復處其最先,而辟五行之源,是造化又以金為原始也」,金又成為五行的開始。因此道家從這個五行一來一往、一生一克的變化,拿金作為人本性的代名詞開始。「此終則有始之妙也。金在吾身,即屬先天祖性」,有始有終的金的作用,就代表了先天祖性。

現在回到我們這個生命來說,金在五行裡代表了我們明心見性這個性,就是祖性。「父母未生以前,此性圓同太虛」,父母沒有生我們以前,這個本性本來圓明清淨,在佛家叫做法身。「迨媾精以後」,因為陰陽男女,精蟲跟卵髒結合,我們這一點靈光本性,慾念一動,入胎變成了人。「地水火風,四大假合,而成幻軀」,四大變成我們現在的身體。

可是我們原來的本性在哪裡?「太虛中一點真性,落於其中,方能立命」,就在這個身體以內。「是吾身以金為原始也」,這個金就代表我們的本性。

「及乎四大假合之軀,終歸變滅」,這個身體最後死亡。「而此金性,獨不與之俱變,萬劫長存」,但這個本性是長存的,不過沒有成道,沒有回到本來,所以叫做靈魂。死後它又到別處去投胎了,而四大分散裝進棺材埋進泥土,又化成 了物質,但是這個靈魂並不與之一起變。「是吾身又以金為要終也」,所以我們生命還是這個本性——「金性」最重要。「此無終無始之妙也」,所以金代表了本性,不生不滅,無始無終。

本性在我們身上,可是你找不到,我們很可憐就在這一點。不過,禪宗祖師絕不提這一套,但是也有幾個祖師明白地露了一下。雲門祖師說「我有一寶,秘在形山」,就藏在這個身體上,可惜你找不到。臨濟祖師也講,「赤肉團上,有一無位真人,常從汝等面門出入」,人人有位無位真人,天天從面門出入,我們卻抓不住。能夠抓住的話,在這個肉體鍋爐中重新鍛煉一番,肉體同它結合,就變成長生不死之藥,修成功了永遠不生不死。但是你看不見!它散而為氣,聚而成形,在佛家叫做法身、報身、千百萬億化身成就。實際上法身在道家來講就是「神」,報身是「氣」,化身是「精」。精、氣、神三樣合一,三寶合一就成丹,就成道。這一篇我們也沒有解釋完,借他們兩位祖師的嘴,漏了這個消息。是不是這樣啊?你們諸位去試試看。


《我說參同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