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思

其實這事兒,說到底也的確是東楊閣老持身不正,他收受賄賂在京裡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,要不然,也不會鬧到這個地步。——說實話,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有份量的大臣上書正經彈劾東楊閣老,只是有幾位年少敢言、勇於任事的御史上書而已,但東楊閣老的名譽,已經是鬧得風雨飄搖,大有晚節不保的勢頭了。

幾十年宦海浮沉,除了那些以氣節聞名的直臣以外,誰沒做過點經不起掂量的事?一般來說,貪腐這樣的事情,是不可能扳倒宰輔重臣的。就算罪證確鑿,天子將奏折留中不發的可能性也相當高,顛倒黑白,將告發一方調任京外的事情,也是屢見不鮮。想要在官場上找到正義和公正,還不如在家玩無錫大阿福呢,政治上的事情,看的就是個需要。天子需要三楊閣老守內閣穩定朝政,他們就是彈不倒的不倒翁,只要不是犯了大忌諱,一般收錢幫人平事、陞官的事情,只要不是太過分,天子——現在也就是太后,也都曉得該壓住不發,不把事態擴大。

但問題就是,現在東楊閣老已經是犯了大忌諱了……他已經越過了文武之間的分界線,直接把手插到了武將的升降中去了,而且還不是出於自己的政治利益,而是單純的收錢平事——就是按照一般貪官的標準來說,這吃相也是太難看了點。

為了政治利益勾心鬥角,以治國方略上的矛盾分派結黨,雖然也是天子所不樂見,但這也可以看作是士大夫的權力。排擠異見者、提拔志同道合者,並不算是離譜,若東楊閣老是屯田築堡、銳意進取的支持者,他要排擠掉一心保守,守住前線不思擴張的遼東守將,那還稍微有點道理可講,不過現在全國上下在邊事上的立場都是穩重保守,都指揮也沒有什麼立場上的錯誤或正確,純粹只是使了錢保住自己的官位而已——須知道,都指揮和總兵都是封疆大吏級別的存在,此事說穿了就是東楊閣老為了錢可以阻礙正常的政治鬥爭,插手封疆武將級別的功過。

雖然說是以文制武,武將和文官就算品級一樣,也是沒的就矮人一頭,但也沒到這麼過分的地步,試想今日會因為錢出面平事的話,明日會否又因為錢就把更嚴重的敗仗給掩蓋住呢?起碼,御史奏疏中是這麼說的,極力渲染了此事的嚴重性,就差沒明著指住東楊閣老罵誤國奸臣了。

是的,石峰口一事的真相,終於是暴露了出來,而且還是以這樣一種正統的御史風聞奏事的途徑,往上一下捅到了太后案頭。幾年前的往事在朝廷中又掀起了巨浪,而且,以奏疏裡的口氣來說,這不是把東楊閣老搞臭就能完事的,其目的就是要把他搞倒論罪!

這當然也激起了內閣的強力反彈,不論私下有多少紛爭,內閣對外始終都是一個整體。說難聽點,東楊要倒也不能因為此事倒,這對內閣的權威將是嚴重的削弱,再說了,誰知道餘下兩位楊大人屁股底下都坐著什麼屎?東楊因為貪腐倒了,轉頭西楊家衙內殺人的事是不是也要鬧出來了?這成何體統嘛!多年宰輔、朝廷重臣,難道連一點顏面都不留了?——再說了,這群老臣這幾年來組了詩會,定期聚會唱和,著實是風雅無比,彼此間也聯絡了不少交情,此時被激起了同仇敵愾的心思,倒也真把矛盾放在一邊,從內閣三楊開始,再到禮部尚書胡大人等老臣,全都是一個鼻孔出氣,力保東楊閣老,口口聲聲,要嚴懲抹黑東楊閣老的御史。

就為了此事,現在朝廷上下是鬧得烏煙瘴氣的,沒個寧日。太后壓根都不敢讓太皇太后知道此事,怕激起她的擔心,耽誤了她的休息。正好徐循這一陣子也在忙著安頓宮中事務,服侍太后養病,很多時候都只得她一人面對群臣,搞得太后是大有獨木難支之勢,今日有徐循陪著,方才安心了點,又怎會吝惜一個座位?反正她和外臣見面,彼此間也都要隔一扇屏風,屏風後徐循是坐是站,外臣們也管不著。

前有內侍喝道,兩人進屋時,首輔楊大人已經跪在地上等候了,太后忙吩咐,「左右快扶起先生——先生有年紀的人了,不是早都說過行半禮就行了嗎?——你們也不勸著!」

首輔楊大人恭聲給太后、太妃行了禮,「今日求見,乃是送奏疏來的。」

一般來說,奏疏都是內閣寫了票擬,直接送司禮監,司禮監轉呈皇帝,皇帝認為有需要召見大臣,再派人過來召喚。首輔主動請見送奏疏,是比較罕見的情況,太后沖徐循使了個眼色,誇張地歎了口氣,方才道,「可是有何軍國要事,需要商量?」

「閣臣體面,已是岌岌可危。」首輔楊大人沉聲道,「此亦為大事也,請娘娘明察。」

這略帶恐嚇的口氣已經算是客氣的了,過去一個月裡,更過分的話首輔大人都曾說過。換做十年前,首輔大人肯定不能這麼對宣宗章皇帝,更別說二十年前這般對太宗文皇帝了,奈何權力並非永固,長達七年的大權獨攬,已經使得內閣在內廷跟前,有了很重的權威。太后即使不喜被如此對待,但也只能和徐循一樣,忍著耐著,這口氣,注定是永遠都沒有報償回來的一天了。——身為顧命定策重臣,朝廷壓根無法虧待如今的幾位老大人的。

此事陸陸續續都拖了一個月,眼看就要過年了,也還沒個定論。徐循用屁股想都知道首輔大人想說什麼——反正不脫西楊的功勳,西楊被攻擊的害處,以及御史沒有證據便妄罪次輔的不妥之處等等,總之便是又一次催逼太后讓步便是了。

而太后的心思,她倒也是清楚的,就如同她管事時被壓制一樣,太后也受了不少臣子們的腌臢氣,這些糟爛污的事,她看得不會比徐循少。早就憋了一大口氣在心裡了,現在東楊難得露出這麼大的破綻,而且奏疏還是有眉有眼,說得和真的一樣,從大臣們的反應來看也的確不是造假。她當然也想借此掀起一番風浪,好好端正一下內閣的態度。所以兩人就在這槓上了,誰也說服不了誰讓步,這才拖了快一個月還沒個結論。

不在其位、不謀其政,徐循對此事本來沒有多少看法,但今日太后把她拉來,明顯就是希望借重她的能力了,只她也不知道太后到底是什麼心思,在旁靜聽了一會,大概也掌握了現在矛盾的焦點:太后的意思是,空穴來風未必無因,讓都察院查一查,反正東楊如果身正不怕影子斜,那就是隨便查,也能還他一個清白。而首輔的意思是,對這種無根無據的謠言,就應該堅決駁斥,去查都是中計了,都是對不起東楊多年的辛勞。

兩人就這麼車轱轆般來去,太后也不硬,首輔也沒到破釜沉舟的地步,所以感覺就在說廢話一般,連著說了快半個時辰都沒達成一致。徐循冷眼旁觀,倒是看出了一點問題,感覺這兩人都是沒有寧可翻臉也要達成目標的決心,彼此都有顧忌,所以才是僵持在了那裡,很可能這種角力局面,只要有人下定決心的話,就能一舉奠定局面了。——比如說首輔,若是表態,次輔走他也走,願以自己的名聲保證次輔的清白云云,那難道太后還能真的查下去?少了首輔大人,國家該如何運轉?

又或者比如太后,這種事未必要都察院來辦啊,東廠那邊幾年前就查個水落石出了,以她對東廠的依賴,她不可能不召柳知恩來問話的,她手裡肯定也有一份決定性證據,甩出來的話難道首輔大人還能視而不見?事實俱在,內廷一追查,東楊就是引咎辭職的結果。——她甚至疑心太后手上壓著的那厚厚一封奏疏,完全就可能是柳知恩的匯報,不過她看來也並沒有使出撒手鑭的意思,就只是耐著性子在和首輔繞圈圈。

今日的繞圈圈之旅依然沒有終結,眼看天色漸暮,兩人都不敢走,徐循等得有點不耐煩了,依著自己的猜測,她微微傾身在太后耳邊,低聲說了一句話。

太后眼眉頓時一挑,她略帶幾分訝色地望了徐循一眼,「此言當真?」

徐循點頭道,「就是我和他閒聊時隨口說的。」

太后頓時便不猶豫了,她拿起那封奏疏,遞給了金英,「去,給首輔看看。」

兩人幾個眼神交換下來,徐循心中已是雪亮:和她想得一樣,太后之所以猶豫不決,就是因為不知道御史背後的另一方勢力是誰,深怕去了東楊,崛起個更不靠譜的,那還不如使這個餵飽的。所以她的態度才會如此柔軟,又會在知道栓兒可能是幕後主使以後,驟然強硬起來。——既然皇帝要東楊去位,身為太后,她沒有給皇帝拆台的道理。在強勢的外廷壓迫下,內廷必須抱成一團,才能逐漸壯大,最終將權力名正言順地整合到自己身上。

不過,栓兒安排代言人的事情,應該是瞞不過東廠的耳目才對,甚至很可能就是通過柳知恩做的,難道柳知恩沒向太后稟報嗎……

徐循心裡有一瞬疑問,不過,現在該關注的並非此事,她還是將注意力移到了屏風那頭——等著首輔大人的回應。

看奏疏也需要一段時間,首輔大人在這段時間內安靜無比,過了許久,方才啞聲道,「臣為楊勉仁向兩位娘娘請罪。」

居然是非常乾脆地拋棄了東楊,只憑東廠的奏疏,便把罪名代東楊承認了下來?

徐循只有一瞬間的詫異,隨後,也不免為首輔大人的氣度和決斷心折:他之前一直沒有把自己和東楊綁在一起,只怕是早料到了此事,或者說可能是早知道了此事也未可知。只是因為內廷一直表露得比較氣虛,所以他是故作氣盛,想要一搏試試能否壓服內閣,保住東楊。現在太后既然扔出了這份證據,那麼東楊罪名落實,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了,他便立刻放棄了原來的想法,現在,估計是要為東楊求情,盡量把他撇出去,以全內閣的體面了。

事態的發展和她想得也差不多,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太后還是沒能達到自己『讓都察院來查一查,也讓百官都吸取教訓,以此為鑒』的目的,取而代之的,乃是此事就此告一段落,東楊以病乞骸骨的結果。也算是最大限度地保全了內閣的體面,達到了太后和首輔的雙贏。

不論太后內心深處,是否真正滿意,既然她和首輔都認可了這個結果,此事也就真真正正是告一段落了。此時天已入暮,首輔楊大人忙告了退,要趕在暮鼓之前出宮去。至於太后和徐循,也可以回各自的宮殿,去用晚飯了。

太后並未細問徐循當日為何要把此事底細告訴皇帝——這種事本也沒有瞞著皇帝的必要,可能閒聊時隨口就說了。她和徐循並肩而行,沉默地走了一路,方才輕輕地出了一口氣。

「栓兒長大了。」她低聲說,語調裡透了少許心酸無奈,卻也有淡淡的驕傲。「畢竟是越來越像個皇帝了!」

雖然兒子和她離心離德,這麼大的動作,事前也沒有一點商量、徵詢,然而,皇帝畢竟是長大了,他已經懂得運用種種手段,搬掉橫亙在真正掌權路上的種種障礙,這卻又不免讓她頗感欣慰:終究,栓兒還算是塊做皇帝的料子。

對她的未盡之語,徐循是心知肚明,她頓了頓,方才擠出了得體的微笑來,附和著說道,「是啊,畢竟是長大了,已經很有自己的心思啦……」

今年才十四歲,就已經迫不及待要接過大權了,皇帝的心思,果然還是強烈得很啊。

《貴妃起居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