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落袋

  孫家回話給得很——孫夫人現實是沒空□出門,倒是請善桐和桂太太得了閒便只管過去說話。

  善桐知道一個太夫人身體素來不好,還有一個,皇后私底下也必定是交待了事情讓他去做,因便和桂太太商量,「倒不如請叔叔給定國侯寫封信,也顯得鄭重一點,我們這裡再打個招呼,那禮數也就周全了。」

  桂太太自然沒有二話,因近本家時常和京城有消息往來,這不過是帶句話功夫而已,等含沁回來了,善桐便令他去辦。含沁也覺得好,兩人坐下來吃飯時他還問,「這幾天嬸嬸病總好些了吧?怎麼還屋裡自己吃飯?」

  同一個屋簷下,關係肯定自然會有所緩和,但善桐對含沁、桂太太二人間關係,一向是能避開就避開,一句話都不敢多問,也一句話都不想多問。聽含沁這麼說,她便道,「嬸嬸畢竟年紀大了,我看她近一直都沒睡好,精神肯定越來越虛弱,也就越發賴著起不來了。」

  含沁眉頭一挑,便對善桐投來詢問眼色。善桐知道他是問自己南城大火事,她微微搖了搖頭——這種事就是一家人之間,沒有含沁授意,她肯定也不會隨便亂說。

  媳婦兒謹慎,含沁自然是高興,他拍了拍善桐手,想了一想,還是說,「等嬸嬸說定婚事了,回了西北就好多了。我看她和這裡格格不入,也沒有多少朋友,住得也不開心。」

  善桐嗯了一聲,不敢多加評論,只說,「早知道就不叫親兵們回去了,再住一兩個月,正好送嬸嬸回去。反正親事再拖也拖不了多久了,我看嬸嬸也是歸心似箭。恐怕還是牽念著西北。」

  桂太太究竟是牽念西北丈夫兒子,還是記掛著自己幾十年來沒有離開過元帥府,不大放心善喜,這個真要問她本人才知道了。但她也確是京城住得不大開心,一時鮮褪去後,看京城風物,就怎麼看怎麼不喜歡,這天還和善桐抱怨,「也不知道這些年這些人都是怎麼過下來,成天悶家裡,也沒見出去走走,一輩子就這麼鉤心鬥角就過去了?」

  「恐怕也就是這麼鉤心鬥角就過去了。」善桐也說,「京城規矩大嘛,不過,真正有錢有閒人家也還是能玩得起來,你看平國公府,五月節我們送禮過去,就說他們家許夫人已經去京郊莊子裡休養了。等我們回了西北,您也能驪山附近置辦個別院。」

  「別院也不是沒有,就是哪有閒工夫去住呢。」桂太太歎了口氣,「我看也就是要等媳婦過門了上手了,我才有心思去泡泡溫泉。」

  她又和善桐開玩笑,「到時候哪個兒媳婦都不帶,就帶著你給我散散心。」

  兩個人熟了,肯定就是言笑無忌。桂太太這話倒也是有幾分真心,就因為含沁過繼出去了,善桐也沒什麼求著她地方,兩個人談天說地也不用藏著掖著,桂太太這才喜歡帶她身邊。這餘下三個兒媳婦,宗婦不說了,慕容氏和善喜,看來她是打算一碗水端平,決不會特別寵著善喜。

  「我哪有空呢。」善桐也回了她一句,「看這家裡一天這麼多事,倒是您把大妞妞帶去是真,我看她也是活潑愛跑!稍微長大一點,是決計閒不住。

  」

  桂太太也不生氣,「你確是難回西北去了,看含沁這個樣子,將來皇上就是沒有重任,他反正京城一個統領位置是坐得穩。」

  現提到含沁躥紅,桂太太口氣已經很平和了,「就京城立下腳跟來也好,還是有個自己人京裡,我們消息才靈通。」

  雖說桂太太也沒有多少別選擇了,但她能接受十八房往上走,總是少了一份麻煩,善桐現心裡就只記掛著含沁生母牌位。只是這件事畢竟比不得外頭大事要緊,她想藉機說幾句話,卻還是嚥下了話頭,只笑道,「是,自己人當然是越多越好了。」

  正說著,外頭有人進來傳話,卻是閣老太太遣人來問善桐月末何事,因天氣暑熱了,她有意招待桂家婆媳去城郊潭柘寺小住幾天,善桐便和桂太太笑道,「我們西安雖然也有這樣廟宇,倒是沒想過藉著進香名頭去玩。」

  桂太太也笑道,「她們京城人就是曲裡拐彎,我們說一聲出去也就出去玩了,哪個和他們一樣,還搞這些花招。」

  卻也有些心動,待要就答應下來,又猶豫道,「還是等含沁回來了,問他一聲吧。」

  桂太太從前要是能少幾分霸道,和含沁關係也許就不會走到這個地步了。善桐心中歎息,面上只不露聲色,一時林三少夫人回信也來了,卻也是邀善桐去參拜,不過她有身子人,就不敢出去多遠,只城裡大護國寺上香而已。善桐也等含沁回來,拿兩件事去問他,含沁都道,「想去就去吧,都是當紅人家,拂了誰臉面肯定都不好。再說,京城也要大熱起來了,出去納納涼也好。你堂伯母會享福。」

  因就各自約了時間,含沁又去問桂太太好,和桂太太含含糊糊地說了些西北送來消息,桂太太心倒漸漸地寬起來了,飯也吃得下了,背著人和善桐歎息,「這百尺竿頭,人家看著風光,私底下什麼滋味,也就只有自己知道。」

  想來她風光了二十多年,恐怕人生中是很少有不遂意地方,這一番進京,才知道權力場上步步心機之可怕,雖然年紀大了,但作風竟也丕變,倒要比從前討喜得多了。善桐微微一笑,只說,「沒有過不去坎,您別老擔心從前了,還是往前看來得好。」

  桂太太若有所思,沉默了一會,才連連點頭,又叮囑善桐道,「雖說鄭家閨女,看著也確不錯,可我們畢竟到京城時間還是少,說不定鄭家也有些齷蹉事是我們所不知道。你應酬裡,如有機會也可以探聽一番,但卻不要露了痕跡。」

  這話很有道理,卻又令善桐想到了大舅舅一家來。等含沁回來,便問他道,「雖說這事你說了你會開口,但我也要親自和舅母打個招呼,你說了沒有?我什麼時候上門為好?」

  含沁因道,「等叔叔那邊提親信到了再說吧。應該也就到了。」

  善桐一想,也覺得是這個理,就不再多提了,抱來大妞妞掰開她嘴檢查了一下,見上門牙幾乎生好了,還有幾顆牙也冒頭,便和含沁說,「下回帶信回去,記得讓叔叔給大妞妞起個大名了。你女兒現本事見長,沒事還咬人為樂呢,是個大閨女了。也該漸漸斷奶啦,養娘老抱怨被咬得疼。」

  含沁哈哈笑道,「這麼窮凶極惡?真是個小土匪!」

  兩人又抱著女兒說了幾句話,含沁便出去給桂元帥寫信。不幾天倒是幾封回信都到了,除了桂元帥寫給定國侯府,交由含沁轉達信之外,還有小五房老太太寫來信,善桐看了幾頁,邊看邊笑,等含沁回來了,便拿給他看道,「祖母把我罵了一頓呢。」

  含沁絲毫都不訝異,「肯定要罵,但你這封信也一定要寫。老人家口中罵你,其實心裡還是高興。」

  就算是親祖孫,出嫁後也還是要講些人情世故,王家還八萬兩銀子,善桐肯定要對家裡有所交代,家裡也肯定是不會要這份銀子。老太太信裡寫得很明白,連大太太都埋怨善桐實是太客氣了,這銀子當時給了她就是她,王家還多少那是她和王家事云云。又不知是哪個送信多了嘴,洩露出善桐路上得了痢疾事,信中不但問大妞妞好,含沁好,還急問善桐人可痊癒了沒有,並附了治痢疾幾個方子。善桐翻來覆去看了幾遍,見信中沒提母親王氏,多少有些若有所失。又去拆父親寫給自己信看。

  因她一向也寫信回去報平安,二老爺不免輕責了幾句,怪她沒信裡提起路上得病事。又讓她將這八萬兩妥善安置,絕不要隨意花費,好還是能經營起一項生意來,如沒有主意,可問問閣老府,又或者同王家舅母合夥等等。還說『家不要過分計較錢財,你有十分,自己留三四分也就夠了,六七分貼家裡,含沁是知趣人,自然明白你做得好。將來萬一家裡有事,他會懂得貼你』。

  這還是以為小家庭經濟比較拮据,善桐一邊看一邊笑,也拿給含沁看,含沁卻不要看。「你爹和你說私房話,不是寫給我看。」善桐又硬要給他看,兩人鬧了一番,她自己繼續看時,見父親提了一筆母親轉致問好,緊接著又問榆哥,『京城落腳何處,和什麼人同住,千萬讓時常帶信回家。你們都京城,但你是有家,他是客居,你也要多多照看他一些』云云,到了末尾才又問善桐,『可又得了好消息』,通篇竟未提梧哥。倒是前頭二老爺口氣裡還問了一句梧哥好,讓善桐無事也多關照哥哥們一些。

  這麼多年都過來了,現什麼事都順心隨意,母親反而似乎疏忽起來,好些事連場面功夫都不做了。善桐一邊歎氣,一邊又令人給孫家送東西,這一回送是檀哥外祖母那家了。給三個哥哥都有應季衣送去,同梧哥還是多添了一雙她使人納鞋,說是「因生日近了,家裡母親特地使人帶來」。

  因為明年春闈即,舉子們自然都專心讀書,檀哥、榕哥、梧哥雖然京,但三人都讀得刻苦,總只和善桐見了一面而已。平時善桐有了什麼東西,自然也分送些到孫家去,閣老太太本來不意,估計是見到善桐想起來了,還和她提過,現閣老府地方大了,欲將兄弟幾人接來和他們家四少爺九哥一起讀書,不過孫家也住了這樣久,三兄弟都無意搬遷。檀哥、榕哥秉性方正,是連座師都懶得奉承巴結——歷來春闈主考都是首輔、次輔事,如今首輔還是焦閣老,次輔也未輪到楊閣老,還有人擋前頭呢。這兩家近,連管家出門都有人忙著打關係,偏偏楊家人就只埋頭讀書。含沁和善桐說起來也是歎息,「我是不懂科舉人,看著都覺得好笑。家裡有人應試大臣,近看到兩位閣老都格外客氣了幾分呢。」

  又壓低了聲音,和善桐講小道消息,「聽那群朋友們說,今年價錢都已經出來了。六千兩,保準了頭半個月就能知道題目。還有包中,價碼高些,九千兩三甲出身,絕無問題。」

  科舉舞弊,歷來是嚴防死守,卻也歷來都是屢禁不止。其實六千兩能買一個進士回來,又如何有人不心動了?只是一經查出,那就是抄家滅族大罪,前朝甚至還有將重臣腰斬示眾。善桐一吐舌頭,也不敢再問了,取了邸報來給含沁看,含沁看著看著,咦了一聲,「姐夫居然也往上升了一步,事前總未告訴我知道。」

  諸燕生一向北邊發展,其實西北說起來真是桂家地盤,他父親江南做總兵,算是肥缺了。但對西北兒子幾乎起不到多少照應作用,這些年來一直也就不鹹不淡地做個五品實職。這一下往上升到四品不說,還去了江南他父親手底下做事,可見私底下必定是下過工夫。善桐看了邸報,也為姐姐高興,想到諸家不知靠是哪一邊,一直以來仕途雖看似不溫不火按部就班,卻也走得挺順,便不禁歎道,「以如今朝廷局勢來說,他們家算是逍遙了,陞官不至於沒份,佔據又是天下魚米之鄉,麻煩也還少。姐姐去江南,倒是比我們京城煎熬要來得舒坦得多。」

  含沁卻冷笑道,「哪有這麼好事,誰家不是浮水鴨子?面上無事,私底下滑水不知多忙呢。諸家得這個好處,要我來看,和朝廷裡連番暗潮洶湧,也有一定關係。」

  進了五月,朝中、宮中暗湧確濃了許多,善桐聽含沁回來說起,戰況幾乎是一天一個局面。連帶著後宮中也是多事——只看孫夫人大半個月悄無聲息,連偶然打發來請安婆子說起來,都說『夫人實辛苦』。竟要換作定國侯來和含沁結交,維持住兩家關係,她便可以揣想得到後宮裡風雲了。只是善桐本人尚無資格身份入場,只隔遠了看看熱鬧,倒是覺得這一陣子要清閒了好多。等到五月中,林三少夫人和她約日子到了,她便過大護國寺去,同她一道燒香拜佛,林三少夫人求自己孩子平安,善桐也為大妞妞求平安符。

  兩人從前見過幾次,雖也認識,但只未好好說話,現見了面,彼此倒還有些拘謹。終究還是林三少夫人性急,假模假式地參拜了一番,便拉著善桐大護國寺小園子裡瀏覽,又上樓中觀景——大護國寺因身份特殊,雖然也算是挨著紫禁城城牆根兒,但竟能允許園中起個小樓。據林三少夫人介紹,「皇家一有大典,多是人這二層小樓裡看外頭熱鬧,倒是真比街邊遠遠看著要好些。」

  不過,她這一次過來顯然不是為了看熱鬧,只是才坐下,就迫不及待地握住了善桐手,眼淚都不用醞釀,就連珠一樣滾下來,只哽咽道,「好妹妹,你別怨我交淺言深,我這日子幾乎是沒法過了,你要不幫我出出主意,我真恨不得帶著孩子去死算了!」

《嫡女成長實錄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