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回 振頹風戶部清庫銀 使心機大臣攀國儲

清理虧空積欠嚴詔一下,第二日胤祥便帶著朱天保、陳嘉猷進駐戶部。先宣諭旨,後給原尚書梁清標擺酒送行。因新任戶部侍郎施世綸尚在途中,胤祥便宣佈,由自己暫行主持部務,並規定官員每日到衙定在卯時正刻,不得遲誤。午間一律在衙就餐,夜間值宿人員一概在簽押房守候;所有外省來的公事文案、代轉奏折、條陳,要隨即呈送胤祥本人閱處,不許過夜。胤祥本人也移住原梁清標的書房。凡有軍國大事,隨到隨稟,不但方便,而且迅速。幾條章程一下,拖沓慣瞭的戶部各司,氣氛立時緊張起來。

忙瞭八九天,胤祥對戶部部務心裡已有瞭個頭緒,遂奏明太子,請太子、胤禛和上書房大臣蒞部訓誨。

胤礽和胤禛欣然來到戶部,吩咐門上不必傳稟,二人一前一後沿儀門石甬道款步而入。卻見戶部大堂內外依班按序,或坐或立,黑鴉鴉擠滿瞭人。乍見太子和四貝勒款步而入,眾人都立起身來,齊刷刷地跪瞭下去,叩頭道:“太子爺千歲!”胤祥也忙起身出迎,給二人請安,笑道:“我正在給他們安置些事,不防你們就進來瞭。門上是怎麼弄的,也不知會一聲兒!”

“罷瞭,大傢起來吧!”胤礽笑容滿面,擺瞭擺手,說道,“十三弟,在你旁邊給我和四阿哥設個座兒,你說你的!”胤祥推讓瞭一下,也就不再謙遜。待安置好瞭,他又接著講道:“在座袞袞諸公都是讀書人。我講的那些道理似乎是有些班門弄斧瞭。但我老十三想,殺人償命,欠債還錢,此乃千古通理。有人說我霸道、重利。實話實說,這是逼出來的。既然王道不遵,就得實行霸道;既然道義不行,利害隨之亦未嘗不可!”

胤祥目光炯炯,說到這裡將手一拱:“我皇晝夜宵旰,經過數十年草創,大清得有今日昌盛局面,就好似一株參天大樹。今有國蠹民賊,以為皇上仁慈可欺,遂肆無忌憚,或為社鼠,或為城狐,齊來挖我樹根,蛀我樹心。試問,這參天大樹倒瞭,諸公去何處乘涼?覆巢之下無完卵!每念及此,胤祥中夜推枕,繞室彷徨,真是不寒而栗……”

看得出來,為瞭準備這個講詞,胤祥是動瞭不少腦筋。雖是不文不白,侃侃而談,卻句句擲地有聲,胤禛聽得十分感動。

“要先從我們戶部清!”胤祥激動地站瞭起來擺瞭一下手,朗聲說道,“戶部衙門素稱‘水部’,主管天下財糧,應該是一潭清水!但我來這幾日,已經查明,除王鴻緒員外郎一人之外,全部借有庫銀——這潭水已經污濁不堪,銅臭逼人!”他呷瞭一口茶,吩咐朱天保,“你把欠債名單,所欠銀兩當場讀給他們聽!”

身後侍立的陳嘉猷和朱天保是同年進士,二人又同時被薦進毓慶宮侍奉皇太子,最是要好不過,見胤祥吩咐,從案上一疊文書中抽出一件遞給朱天保。朱天保和方面闊口的陳嘉猷迥然不同,溫文爾雅,弱不勝衣,白皙的面孔上微泛潮紅,隻嘴角微微上翹,透著幾分剛氣。他默默接過名冊,輕咳一聲,便抑揚頓挫朗聲宣讀:“吳佳謨,侍郎,欠銀一萬四千五十兩;茍祖范,員外郎,欠銀四千二百兩;尤明堂,員外郎,欠銀一萬八千兩;尹水中,主事,欠銀八千五百兩……合計,戶部官員虧欠國庫銀兩七十二萬九千四百五十八兩三錢……”

開始,大約誰也沒想到胤祥會有這一手,都蒼白瞭臉,聽得目瞪口呆,但沒多久便交頭接耳竊竊私議,大廳裡一片嗡嗡嚶嚶,卻一句也聽不清說的什麼。

“怎麼樣?”胤祥覺得燥熱,順手扒開衣扣,挑釁地望著眾人,“數目有誤的可以當堂提出,銀子一定要還!老吳,新任戶部侍郎施某還沒到,你是最大的官,說說看,你的一萬多銀子幾時還清?”

吳佳謨是戶部資格最老的,梁清標撤差,按慣例該由他任尚書,早已窩瞭一肚子火,見胤祥問他,起身一揖,說道:“銀子自然是要還的!請十三爺容我盤盤傢底,找個破庵子安置瞭妻兒老小,發散瞭幾百口子傢人!”

“吳佳謨,你發的什麼牢騷?”坐在太子身旁的胤禛知道:鎮不住這個老官僚,戶部清理立時就要泡湯,遂冷笑道,“十三爺叫你帶頭,是成全你的體面!何至於就傾傢蕩產瞭?僅你紅果園一處宅院,兩萬銀子賣不賣?”吳佳謨朝上一拱手,說道:“四爺,這個樣子逼債,學生讀書兩車半,沒見前朝有過。這還叫做‘成全體面’,我實不能解!”

胤禛陰冷地盯著吳佳謨,說道:“無債一身輕,十三阿哥叫你做輕松之人,不是成全你?上梁不正下梁歪,戶部自己不清,怎麼去清下頭?”

“道理講過瞭,四哥不必再和他多說!”胤祥早已想定瞭主意,也不生氣,嘻嘻一笑對吳佳謨道,“你賣房賣地我不管,現在要你還錢,這是開宗明義第一條——你幾時還?”

“回十三爺,我沒錢!”

“好!”胤祥面不改色,喝道:“來人!”

“在!”守候在柱後的幾個王府侍衛都是胤禛精選來侍候胤祥的,聽瞭這聲招呼,立時閃出四個,上前叉手聽命。

胤祥笑著看瞭看吳佳謨,說道:“老吳說他傢沒錢,不能還。我這人一向刁鉆刻薄,有點信不過。由陳嘉猷帶著你們四個,出門再叫上順天府的人,到吳傢查看,給老吳留一處宅子,其餘的造冊呈上交官發賣——不許無禮,不許莽撞——可聽見瞭?”

“喳——聽見瞭!”

五個人答應一聲卻身退出,大廳裡變得一片死寂,人人面如紙白!胤祥用碗蓋撥著茶葉,瞟瞭一眼眾人,安詳地問道:“還有哪位還不起,請說。”眾人看瞭看木然癡坐的吳佳謨,誰還敢再觸這二桿子皇阿哥的黴頭,一時相對無語,竟像一群啞巴,什麼樣兒的全有。胤祥瀟灑地揮著扇子踱瞭幾步,說道:“跟著我辦事,貪賄是不用想的瞭。但我也不至於弄得你們精窮,失瞭官體。這也不是朝廷的本意——該拿的例銀,我一文也不克扣大傢的。本來京官就不富裕,外頭督撫大臣送冰敬、炭敬,聊補炊灶,保潔養廉,都是該當的。除此之外,仗權謀利,十三爺就容不得他!”

“我欠的四千銀子,今年秋天糧食上場就還。”終於,有人開口說話瞭。

坐在吳佳謨下頭的茍祖范搔瞭搔稀疏的頭發,嘆息一聲道:“還就還吧……明天我叫傢人把天津的當鋪盤瞭,大約半個月就可還清瞭。”接著下邊七嘴八舌,有的說回去典花園,有的說賣宅子,雖說叫苦連天,擠膿兒似的,畢竟都咬瞭牙印兒要還債。隻有尤明堂低頭不語,鐵青著臉看磚頭縫兒。胤祥因問道:“老尤,你呢?”

“要咬牙過日子,誰還不起?當初不借,也都窮不死!”尤明堂惡狠狠地說道,“隻要事情辦得公道,我沒什麼說的。”胤祥格格一笑,說道:“這倒奇瞭!我憑借據索國債,有什麼不公道?既然當初不借也可,你何不學王鴻緒?”

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坐在尤明堂下首,一直沉吟不語的王鴻緒身上。尤明堂鄙夷地一哂,說道:“我拿什麼和鶴鳴兄比?王鶴鳴一次學差,門生貢的芹獻就是幾萬?我真奇怪,貪污受賄的沒事,坐在一旁隔岸觀火,專拿我們這些借錢的開刀!”

“是嘛!”遠處也有人大聲道,“我要出學差,我也不借銀子!”

王鴻緒身子一仰,冷笑一聲道:“我收贓納賄,誰有證據,拿出來!空口無憑,血口噴人,以為我王鴻緒好欺侮麼?要不要我把咱們戶部貪賄的一個一個都點出來?我倒要做好人,隻大傢不叫,有什麼法子?”此人相貌堂堂,五官端正,隻是那副鷹鉤鼻子有點破相。對眾人的攻訐毫不在意——天上的九頭鳥,地下的湖廣佬,真是一點不假,一開口便連酸帶辣一齊端,抑揚頓挫口風逼人,鎮得大傢啞口無聲。

“哦嗬?”胤祥萬不料表彰王鴻緒弄出這個結果,身子一顫剛要發作,見胤礽和胤禛目光如電地掃過來,陡地一驚,如果改換題目,再清貪賄,今日這個會議就徹底砸瞭,口氣一轉說道:“大傢記住一條,多行不義必自斃!誰受賄,容我慢慢料理,自然逃不掉一個。小心著點,天網恢恢疏而不漏。貪賄之人,總有一日噬臍難悔——我奉旨來部,是清理天下官員虧欠庫銀,這件事辦下來,再說別的!我也隻說王某未欠公銀,並沒說誰貪賄無罪!”

“十三爺此言差矣!”王鴻緒是點過翰林的人,說話間總帶點文氣,卻毫不客氣,舉手一揖說道,“尤明堂當場挑起事端,誣我為匪類,陷我於絕地,豈能置之不理?即使天子駕前,我也要說個明白。學差一案,昔年郭琇為倒明珠,大肆株連、混淆是非、顛倒黑白,必欲置我於死地而後快。案子已經查清。我王鴻緒在江南闈中並未受一人賄賂!至於入闈門生拜謁房師,獻芹,那是修師生之禮,孔子著述,不以為諱,總計不過一百餘兩,何謂之貪污受賄?我在戶部三年,掌漕運稅銀,涓滴不沾,清貧守道,潔身自好,來往賬目十三爺已經看過。請問,難道他尤明堂可以這樣作踐人嗎?——我也曾借過庫銀,朝廷下旨當日亦已清還,隻怕他們是糊塗,再不然就別有禍心,才有這番混賬言語!”

尤明堂聽瞭,把木機子拉得離王鴻緒遠瞭一點,咬著牙笑道:“離你這蔑片相公遠點,隻怕還少聞一點臭氣!要是我也有個皇阿哥撐腰,隻怕比你還硬氣!你那點子道學氣,還是到東廁裡去放——別以為你是翰林出身,我還點過探花呢!要不是犯瞭明珠的諱,我得用哪隻眼瞧你這二甲第四名呢?”他說的這檔子事已有二十多年瞭,當日確乎有人是定瞭一甲第三名,主考官因他“明”字犯瞭明珠的諱,一下子黜落在三十名。這事眾人都聽說過,卻不曉得就是這位倔強的尤明堂!胤祥原本惱恨尤明堂無端攪局,正自心裡盤算,要不要抄瞭這個糟老頭子的傢,聽到這個口風兒,倒犯瞭嘀咕。皇阿哥代人墊錢還虧空,定是胤禩無疑。他隻詫異,胤禩從哪裡弄這麼多錢,難道他有聚寶盆不成?想著,胤祥冷笑一聲道:“尤明堂,我也是個皇阿哥,並沒有聽說哪個爺代人墊錢的!各人賬各人清,攀扯旁人做什麼?皇阿哥每年的俸祿我心中有數,隻有短的,哪有富餘?你倒說說,是哪個阿哥代王鴻緒填還瞭債務?”尤明堂向王鴻緒齜牙兒一笑,說道:“鶴鳴老兄,這事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,是你自己說,還是我來代勞?”

“我不說,我不知道,我沒有請人代墊!”王鴻緒被尤明堂咬扯得沒法,終於光火瞭。按朝廷律令,皇阿哥不得交結外官,外官有奉迎阿哥的要奪職拿問。王鴻緒一向以道學宿儒藐視同僚,惹得尤明堂在這種場合兜出來,真像當眾剝瞭褲子。遂漲紅瞭臉,“呸”地一啐,惡狠狠說道:“太子爺、四爺和十三爺都在這兒,我王鴻緒有沒有走你們的門子?下餘阿哥們自己還借錢,從哪裡來錢替我墊付?你尤明堂倒是說呀!”

尤明堂格格一笑,雙膝一盤打火點著煙濃濃吐瞭一口,說道:“少安毋躁!皇阿哥裡頭也有沒借錢的!看來這世道,借瞭錢說話就不硬氣。這麼著,我這會子就還,如何?”說著,從靴頁子裡抽出一張銀票,抖開瞭呈給胤祥,說道:“十三爺,這是一萬八千兩的票子。我借的錢一文沒花,都在這裡!”胤禛原先見他有點胡攪蠻纏,一直用冷冰冰的目光盯視著他,想尋隙發作,至此倒也被弄得一愣,正想發話,太子胤礽問道:“我有點不明白,既然使不著錢,你何必當初要借?”尤明堂笑道:“回太子爺的話,借瞭白借,不借白不借,白借誰不借?如今既要清,我得奏明一句兒,十爺自己還借著二十萬庫銀,還要代人還錢,這清理虧欠,到底是真清還是假清?明堂愚魯,求太子爺開導我這個倒黴的探花!”

眾官聽瞭一陣騷動不安,有人便“嘆”道:“唉!誰叫咱後頭沒個阿哥呢?”還有的說:“這邊逼我們還錢,那邊阿哥借錢代人還錢,這虧欠清到幾時才能賬銀相符?”這個說:“我也還錢!明兒找三爺拜拜門子!”那個說:“三爺要你這賬花子做什麼?還是找九爺!”一時間七嘴八舌,什麼風涼話全有。

“不要講瞭!”胤祥聽得心煩意亂,手指敲著桌子大聲喝道,“我十三爺一不做二不休!皇阿哥欠債和戶部官員一體清理!”

王鴻緒本來是無債一身輕的人,蠻想著欽差一本保上,穩穩當當一個侍郎到手,沒料道被個刺頭兒尤明堂連墊錢的十阿哥也咬得頭破血流,一肚皮的不自在,揚起蒼白的臉起身一揖,問胤礽道:“臣要諫太子一本,不知是這裡說好呢?還是下來背後說的好?”

“你說吧!”胤礽一聽是十阿哥胤代付欠金,心中陡起警覺,一笑說道:“我並沒有要背著人講的事。”“那好!”王鴻緒又是一躬,賠笑道:“太子爺您借的四十二萬銀子何時歸還?”

亂哄哄說七道八的人都住瞭聲兒。猶如湍急的河水突然被一道閘門堵瞭,上遊的水無聲地愈漲愈高,憋得人人透不過氣來。胤礽在眾目睽睽下不安地動瞭一下,喃喃道:“我借過庫銀?是幾時借的……陳嘉猷,有這事兒麼?”

“這事不是陳大人的事。”王鴻緒一臉奸笑,步步逼上來,說道,“是何柱兒帶著毓慶宮的手諭來借的,太子爺好生想想,有沒有買過莊園、宅邸、花園兒什麼的?”

一語提醒瞭胤礽,買通州周園可不是花瞭四十二萬銀子買的!但到手經營三年,又填進去五六萬銀子,已修得行宮一樣瞭,如何割舍得?胤礽萬沒想到繞來繞去,頭一炮竟打在自己頭上,不禁大怒。但他素有涵養,紅著臉,竟自站起身來,說道:“好……好嘛!我……我起頭兒,先還這四十二萬!老四,老十三,你們接著議。我還得進園子給阿瑪請安呢!”說罷一徑拂袖而去。

看著皇太子離去,官員們面面相覷,愕然不知所措,那王鴻緒卻沒事人似地款款坐下,“噗”地吹去瞭鄰座尤明堂彈過來的煙灰。胤祥看瞭看不動聲色的胤禛,閃著眼波道:“四哥,今兒就議到這裡吧?大傢回去打點打點。皇上的聖諭說得明白,庫銀一日不清,本欽差斷無罷手之理!無論太子、阿哥,還是諸位,都應體念天心!”

“四哥!”人們出去瞭,空蕩蕩的大廳裡隻留下這一對患難兄弟,胤祥略帶孩子氣的臉龐顯得憂心忡忡:“你都瞧見瞭,這幹子大爺們是好對付的?這下連太子也咬瞭進來,我真……”

胤禛點點頭,起身撫瞭一把汗濕重衣的胤祥,緩緩說道:“先不想這些事,你渾身滾熱的,別要中暑,把這杯茶吃瞭,我們出去走走……”

兄弟二人各吃瞭一杯涼茶,移步出瞭戶部儀門,看天色時,已近申時。因天熱,街上很少行人,一街兩行合抱粗的槐樹,濃綠欲滴,知瞭長鳴,給人一種幽靜深遠的感覺。兩個人在街頭瓜攤上吃瞭兩塊瓜,散步來至西河沿,但見陽光下波光粼粼,水氣沁涼,一陣風撲過來,二人都是精神一爽。

“太子那裡我去說。”胤禛沉思著,半晌又道:“辦成一件事本來就難,你不可灰心。昔日永樂皇帝起兵,進攻南京船行無風,有畏難之心。周顛子說,‘隻管走隻管有風,若不走,一世也沒有風!’這是哲言啊!永樂若不是聽從瞭這話,明史隻怕從頭到尾都得改寫!”胤祥抬起頭,默默註視著胤禛,半晌才道:“你掌舵,我打槳!這是替太子掙體面的事,我尋思他隻要靜心一想,四十二萬就拿出來瞭!”胤禛沒有說話,隻意味深長地一點頭。

隔岸一座畫樓伴著箏聲,傳來一段歌詞:

說一句話兒你心記:就便把人扔進火坑裡,任他天打五雷劈,抽瞭我筋兒削瞭我皮。隻要知音還在雲嶺曹溪,心頭兒兀自地不孤淒……

胤祥陡地想起瞭阿蘭,至今一點消息也沒有。他籲瞭一口氣,囁嚅瞭一下,舔瞭舔嘴唇,卻什麼也沒說。

《康熙大帝4:亂起蕭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