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回 宰白鴨五哥遭奇冤 審囚犯皇帝知吏情

兩個黑大漢走向犯人身邊,一個提著辮梢,一個舉著鬼頭刀,單等隆科多揮袖發令。

“慢著!”

馬齊真的急瞭,票擬是自己寫的,人頭一落,死無對證,渾身是口也說不清,因見康熙仍兀坐不動,急忙從窗口探出身來,大叫一聲:“刀下留人!”

下頭人群立時炸瞭營。護場士兵以為有人劫法場,“呼”地一聲,有的衛護監斬官,有的護住犯人。幾十名戈什哈“噌”地拔出刀擁進樓來。武丹一個箭步躍到樓梯口,上來一個扔下去一個,因見佟國維和馬齊發愣,急得怒喝一聲:“日娘的,你給主子惹事瞭!快想辦法!”還是佟國維來得靈醒,爬到窗口扯著嗓門叫道:“隆科多!我是你三叔佟國維,佟中堂!馬中堂也在!畜生聽見瞭麼?命你的人滾回去,你給我滾進來!”

康熙原是懷疑馬齊受贓賣命,所以抱定冷眼旁觀。待馬齊喊出來,才放瞭心。此刻見兩個人都發瞭急,佟國維又是“滾出去”,又是“滾進來”叫得語無倫次,倒忍俊不禁。早見隆科多提著袍角,一溜小跑兒登上樓來,“叭叭”打瞭馬蹄袖,跪倒在樓板上,喘籲籲道:“卑職叩見佟中堂、馬中堂——三叔,您老人傢……”

“你叩見我們做什麼?”佟國維斷喝一聲,“萬歲爺在這裡!”

被弄得莫名其妙的隆科多此刻才看見在武丹側旁穩坐不語的康熙。順天府不同外省知府,系皇帝親自遴選的要員。天子腳下的府尹,最難當,也最易升官。隆科多見康熙皇帝也在這裡看行刑,不知出瞭什麼差錯,頓時驚出瞭一身冷汗,連連叩頭道:“奴才隆科多叩見聖駕,不知主子何事召臣?”

康熙陰冷的目光緊盯著隆科多。他覺得有些面熟,一時卻想不起幾曾見過,許久,才說道:“你是由武職改任文官的吧?做到首府,不容易,這個前程,不出差錯,熬個督撫也不難,是吧?”

“是……”隆科多有點不知該怎麼說好,瞟瞭康熙一眼。第三次禦駕親征準葛爾時,他是禦帳親兵,曾救過康熙。但年深月久,貴人忘事,康熙既不說起,他如何敢提?因摸不清問話的意思,隻好權且應著。忽地聽見外頭一陣騷動,馬蹄嘚嘚,馬鞭子甩得山響,百姓們亂哄哄又吵又嚷,卻聽不清出瞭什麼事。靠窗站著的武丹忙笑道:“主子放心,是步軍統領衙門的趙逢春。這邊法場有事,他自然得來——正攆那些看熱鬧的呢!”說著,九門提督趙逢春已經上瞭樓。

趙逢春是武丹的老部下。因見他佩劍,來見康熙,武丹拉下瞭臉說道:“逢春,主子在這裡,你不奉召上來做什麼?劍解下來,你退出去!”帶他上來的順天府親兵張著手笑道:“我說皇上在這,軍門不信嘛!怎麼樣?”

“逢春留下,不必退出。”康熙吩咐道,對跪在前面的隆科多說,“朕的意思,朝廷並不曾虧待瞭你隆科多。為什麼你竟敢如此膽大包天,偷梁換柱枉殺無辜?講,你受瞭人傢多少銀子?真邱運生現在窩藏何處?”

隆科多被這話問得一怔。他和這位身居相位的“三叔”是心有芥蒂的。當日父親去世,他在嵩陽書院就讀,族中人覬覦他傢一塊風水地,逼得寡母幾乎懸梁自盡。佟國維雖然沒有插手,作為族長,他卻隔岸觀火聽任幾個本傢吵鬧。直到自己做瞭縣令,三叔才認這個侄兒。面兒雖沒什麼,可這點子舊事他又如何能忘?他盯瞭佟國維一眼,忍著氣說道:“萬歲不要聽信讒言——這話奴才領受不起!奴才也有點不明白,難道這犯人——不是邱運生?”佟國維自然一聽就明白,心中不禁大怒,漲紅瞭臉別轉過去,一聲也不言語。康熙也沒料到隆科多這麼膽大,不禁一笑,對武丹道:“你聽聽,他倒‘不明白’,還要問誰進瞭讒言,去叫人傳這犯人上來!”

犯人很快就提上來瞭。兩個戈什哈將捆得米粽似的“邱運生”架過來,向腿彎處猛踹一腳,犯人已長跪在地。樓上樓下幾十號人,立時寂靜無聲。茶肆掌櫃的原躲在雅座後偷聽,此時一探頭,被武丹一巴掌打瞭個趔趄。康熙喝道:“武丹不得無禮!他是東傢,我們是客官嘛——來來,老板,過來坐這邊!”店老板撫著發燙的臉頰,小心翼翼斜簽著屁股坐瞭。聽這半晌,他已經知道這個瘦老頭兒就是“康熙老佛爺”。想不到有這緣分對面並坐,不禁暗道:“祖上有德,這一巴掌是前世修來的!”康熙這才問犯人:“你叫什麼名字?”

“回大人話,”犯人並不害怕,直挺挺跪著答道:“邱運生!”

“什麼地方人?”

“密雲縣人。”

“傢裡都有什麼人?”

“三個兒子、三個媳婦。”

“沒有孫子麼?”

犯人遲疑瞭一下,說道:“有的。”邱運生的大孫子已經二十歲,他很怕康熙問這事。康熙沒有糾纏這事,一哂問道:“被你逼死的女孩子叫什麼名字,是誰把她叫到你傢的?”“邱運生”不安地傾瞭一下身軀,大聲道:“這都問過幾百遍瞭,我死還不行嗎?事到如今還囉嗦個什麼屌?”馬齊聽他無禮,在旁喝道:“放肆!仔細掌嘴!”

“你口音不對!”康熙止住瞭馬齊,又道,“你是山東人,在密雲冒名頂替邱運生,為什麼要替別人去死?邱運生給瞭你什麼好處?”

那犯人吃驚地張大瞭口,一時竟答對不來。半晌才訥訥說道:“我就是邱運生,反正我是邱運生……”“你不是邱運生!”康熙一口截斷瞭,“邱運生所奸民婦黃英娥,是邱運生孫媳婦叫進府做針錢的。你有孫子媳婦麼?你今年多大?”

…………

“邱運生已年屆花甲,你裝得成麼?”康熙格格一笑,說道,“年輕人,好生實話實講!你心甘情願替人就刑,必有根由,說出來,我才好救你呀!”但那犯人卻低垂瞭頭,一聲也不吱。康熙正焦躁,店老板在右旁撫膝嘆息一聲,膽怯地看瞭看康熙,說道:“萬歲爺,這事一清二白,是宰白鴨!罪過呀……阿彌陀佛。”

“宰白鴨?”康熙打瞭個愣怔,問道,“什麼叫宰白鴨?”

“小人這樓底下殺人多瞭,宰白鴨的事不稀奇。”老板苦笑道,“有一等大戶人傢犯瞭法,自己不受刑,出重金買個替身,從部到縣一齊用錢買通。那些個刑名師爺有的很神通,若是人犯沒捉到,悄悄兒叫白鴨頂個名字換進去,或自動投案。若是本主已拿到獄裡,就破費得多瞭,一層層都喂飽瞭銀子,乘著送飯或探監時,暗中換瞭,這就叫宰白鴨!有的監斬官臨時發現,心裡明白也不敢聲張——嚷出去,就要得罪一大片人。”說罷長長嘆息一聲,念佛道:“這位兄弟,不定傢中出瞭什麼事,出來替人傢頂罪就刑!真造孽啊,有的因遭瞭年饉,出一個‘白鴨’,可換個一傢活命;有的是父母妻兒有病,賣命救人……兒生父母養,來世上不容易,落難到這地步兒,也真是不得已喲……”

那犯人起初還硬挺,梗著脖子一動不動,聽瞭老板這番話,觸動情腸,漸漸地渾身抖動,終於忍不住“嗚”地號啕大哭。因雙手反剪,隻用頭猛撞樓板,“爹爹……我的老爹爹呀……兒子不孝,對不起……對不起你……對不起你呀……我的苦命的老爹爹……”他喉頭仿佛哽著什麼,嘶啞淒厲的哭叫聲刺得人們心頭一酸一顫的。康熙原被老板那番話氣得渾身發抖,眼見這個刑場上硬錚錚的漢子這樣絕望地大哭,驚得跳起身來,扶著椅背,渾身起瞭一層雞皮疙瘩。良久,才結結巴巴說道:“你……你……不要這樣。你隻管說實話,天大的事有朕做主。你曉得麼?我是皇帝,是當今天子!”說罷命人松綁。

這一聲立時震得囚犯止住瞭哭聲,淚眼模糊地望望康熙,撫著身上勒得深深的痕印,叩頭泣道:“萬歲爺做主啊!我爹張九如現在被扣在密雲邱傢。邱傢要曉得小人不死,爹爹就得叫人傢勒死……求萬歲……”

“知道瞭。”康熙拈須點頭,轉臉冷冷對隆科多說道,“這是順天府的事。把邱傢收屍的人,無論男女老幼全扣起來!死瞭張九如,朕拿你抵命!”隆科多“喳”地答應瞭一聲,起身吩咐親兵:“分成三撥,一撥快馬去密雲封瞭邱傢,捉拿正兇;一撥扣押這裡人員;一撥在京師路口堵截邱傢的人——聽著,這差使要辦砸瞭,萬歲要我的命,我先拿你們墊背!”說著匆匆下樓去瞭。康熙這才笑對犯人道:“這下放心瞭吧?你叫什麼名字,為什麼替人赴刑?講講看!”

原來這犯人就是張五哥。他原是山東新城人,父親一輩弟兄十人都是武林高手,開著一傢鏢局。康熙二十年後天下漸趨太平,鏢局生意蕭條,遂棄武就農。自有兩頃田土,也算小康人傢。後來分傢,張九如因不善務農,傢道中落,又遭瞭回祿,一把火將傢產燒得精光。張五哥無奈,約瞭幾個本傢兄弟出外搗騰私鹽。皇阿哥們離瞭桐城,施世綸奉旨離任,魏老九這個鹽商立時得勢。迫得五哥弟兄幾個走投無路,又聞得山東大旱,寸草不生。因惦記著傢,兄弟幾個星夜兼程趕回新城時,張傢偌大傢族,已是餓死得僅剩兩人。

“怎麼會餓死這麼多!”康熙駭然道,“這不是真話!這事朕曉得,當時是——阿靈阿去放賑的嘛!”

“萬歲爺,您最聖明:放糧的事門道多著呢!十成皇恩百姓能得兩成,就算燒高香瞭!”張五哥道,“我們那村裡隻剩下孤老婆子四嬸和我爹,見我們回來,抱頭大哭一場,埋怨著我們‘年輕、不懂事,不該回來送死’——那慘得真像做噩夢啊!”

“那時正逢三月,外頭的雪還沒化凈。我們爺們跌跌撞撞回到傢,在油燈底下正哭得淒惻,金大胖子一腳踹開門,傳話說縣太爺有令,凡流亡在外回來的,一概不許再出去。上年欠的賦一年之內一概還清!”

康熙沉思道:“這事朝廷有旨意。你們那裡逃荒的那麼多,地總得有人種,所以不宜再放人出去,不過賦是免瞭的呀!即使不免,按‘永不加賦’也使不瞭幾個錢哪!”

“萬歲!有‘永不加賦’,自然就有‘永不減賦’……”張五哥叩頭道,“父親兄弟十個,十份人頭稅,還有二百畝地的糧稅,就累死我們爺倆也繳不起呀!金大胖子開生藥鋪,瘟疫越大他越發財!說是代我們完瞭地畝稅,折銀一百一十七兩。又說我們在外頭掙瞭大錢,要立即還清……”康熙聽瞭不禁沉吟,金大胖子雖然不仁,卻依的是國法,也真叫人無可奈何,便問:“後來呢?”五哥低垂瞭頭,半日才道:“我爹向他要憑據,他拿不出來,變瞭臉,就叫人搶我們的行李包裹,一棍子打得爹暈死過去,脖子鮮血直冒。我惱極瞭,沖上去一掌打得他……斷瞭氣。”

康熙聽瞭默然不語,良久才粗重地喘瞭一口氣。

“當晚我們父子逃出來,”五哥也喘瞭一口氣,“逃到淄川,在城門口見瞭捕拿我們的佈告。可憐他老人傢,又病、又氣、又怕,說山東這地面呆不下去瞭,遠走高飛吧……依著他的意思,叫我一個人走,他去自首。我說,‘爹,禍是我闖的,死活好歹不能連累你。能有個好的去處安置瞭你,我自己去伏法就是……’我是背著他一路奔出山東的。”

“那又怎麼和邱傢的事連到一起的?”康熙一邊聽一邊沉思,問道。

“唉,這都是命!”張五哥嘆道,“……離瞭山東,我在河南、山西賣藝口。聽著風聲松瞭,想著直隸有錢人多,就又背著爹一路來到瞭密雲,想不到被邱善人認瞭出來。指著金大胖子的事,勒索著把半年的積蓄都給瞭人傢。後來才曉得,邱運生和金大胖子是姑表親!萬歲您說,這不是我們爺們時運不濟麼?從此日子越發難打發,每日賣藝的錢,當天就全叫他拿瞭去,真似鉆瞭狼窩一般,有什麼活頭!”說著,兩行淚水撲簌簌奪眶而出,忙拭瞭又道:……也是湊巧,姓邱的也遭瞭事。強奸佃戶傢的女兒,逼得人傢自殺,被他大老婆當街吵罵出來,掩不住瞭,拿進瞭大獄。邱運生卻熬不得刑,一問就招,定瞭死罪。後來不知怎麼又翻供,女傢接瞭銀子,也一口咬定女兒是和傢裡老人拌嘴,想不開自盡的。本來事情已經完瞭,聽說刑部王中堂查出案中有疑,一股腦兒把人全調瞭北京,審明問實,把邱運生打進順天府死牢。

“他那個惡婆娘這時候也慌瞭手腳。不知花多少錢打通瞭關節,最後找著我說,‘反正你犯瞭罪,是該死的人。依著我,進大獄把我老頭子換出來。我放一千兩銀子在這裡,你爹養老送終,都是我的事。你要不依,老娘花錢另找替身。我得首先把你們出首瞭,賞銀差不離兒也就夠使瞭。’萬歲爺,到瞭這一步兒,我還能選別的路麼?”

至此,替身來由已經大明。康熙註視著滿臉淚痕的張五哥,心一個勁地往下沉。五哥的話若不是當面所說,無論如何他也不會相信。他一向得意自慰的“熙朝盛世”竟然如此,一股寒意從心底襲來。康熙不禁顫栗瞭一下,仔細尋思時,卻又犯瞭躊躇:五哥原是個犯法該死的人,他想回護,卻又難以措詞,因問馬齊:“張五哥有無可恕之情?”

“回萬歲的話,”馬齊早已看出康熙的心思,忙笑道,“張五哥的事是大案裡的小案。現今最要緊的是查明邱氏是怎樣做的手腳,打通瞭誰的關節,居然蒙蔽聖聰,用調包計換出囚犯。事關國典,非同小可!”佟國維也道:“張五哥打死金某的起因,是金某勒索,毆傷其父,憤而失手,律無死罪。其後又為父代人入獄,分明是至誠至孝之人。我朝一向以孝治天下,豈可殺這樣的人?”

康熙聽瞭不禁一笑,張五哥打死催科吏員,道逃在外,又代人受刑,兩罪一疊,也滿夠處死資格,但卻不願說破這一層,因回頭問趙逢春:“如今善撲營歸你九門提督管麼?”

“明面上屬皇上管,這差使一向是侍衛的。”趙逢春聽得發呆,見康熙問,忙笑道,“其實自索額圖敗壞之後,善撲營已經指歸步軍統領衙門,因為是口諭,如今善撲營既歸鄂倫岱轄制,也歸奴才管,應卯兒到奴才那裡,其實營務奴才並管不瞭。”“不用說瞭,誰考較你這些呢?”康熙笑道,“將張五哥先送獄神廟看押,待審明大案,叫他到善撲營效力。聽他講的,似乎有些武藝,朕隻取他一個‘孝’字。但有罪不罰也不行。按自首的例,到營枷責三日,然後聽用。”待押瞭五哥出去,康熙倏地斂瞭笑容,對佟國維和馬齊道:“邱運生的死活原也是小事。他的案子既經審定禦覽,勾決瞭的人,還能做出這麼大的手腳,可見吏治壞到何等地步!這才真正令人吃驚呢!傳旨刑部,自明日起封印,今年秋決全國停勾,所有死囚一律重審。對刑部從侍郎到各司官,和各省按察使,要逐個查一查!王士禎這個尚書看來還是有良心的,可惜上月告病回鄉瞭……唉,說不定也是叫人擠對走的。法制敗壞到如此地步,令人可嘆可畏啊!”

馬齊忙道:“是!不過,這麼大的事,總得有人主持,請萬歲降旨!”

“嗯。”康熙想瞭想。他對馬、佟二人不盡放心,張廷玉又不可須臾離開,沉吟道:“太子忙著清理虧空,四阿哥、十三阿哥都不宜動。人都說胤禩精明能幹,叫他來辦吧。”說著便起身下樓。佟國維等人跟在後頭。馬齊上前說道:“奴才今兒魯莽,驚瞭萬歲,請萬歲降罪懲處!”

“咹?”正下樓的康熙停住瞭腳步,似笑非笑地說道,“若不叫停刑,這會子你們的頂子已經被朕摘瞭。協理朝政,處置機務,本是宰相的職責嘛。”康熙又轉臉問佟國維,“這個隆科多好面熟,是你佟傢的人吧?”

佟國維一怔,忙道:“是奴才的遠房侄子。當年西征時,曾隨主子在科佈多打過仗。”

“唔,”康熙眼睛一亮,他已經想瞭起來,卻沒有說什麼。當下乘轎回宮。

《康熙大帝4:亂起蕭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