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冊 第四卷 情絲織就回文錦 第六章 行路

由山東前往北京的官道上,路寬人稀,隻見一車二馬,不緊不慢地向前走著。

騎在馬上的男子,身穿五福捧壽繡紋大襟袍,頭戴紗帽,雖然人近中年,卻風度依然,舉止儒雅。此人正是新上任的營造司督辦孫敬之,被抽調北京督夫營造天壽山陵。

與他並肩前行的青年頭紮四方平定巾、身穿藍色盤領衣,他就是孫敬之的侄子,孫傢的長孫,孫繼宗。

大道上沒有多少過往行人,有說不出的蕭瑟與荒涼,繼宗看瞭看孫敬之,忽問道:“叔父,這北京城的宮殿,從永樂四年起,不是就派人去湖廣、川陜等地采辦木材,開始籌建瞭嗎?怎麼到現在還未建成?如今還要從四方征集民工,選派官吏去督建?”

孫敬之嘆瞭口氣,有些答非所問:“是不是趕路趕得急瞭?前邊就是茶肆,我們過去歇個腳!”

孫繼宗“嘿嘿”一笑,叔父就是這個樣子,從來都是萬事小心,格外謹慎,這四下又沒有旁人,說說也無妨,還至於費心岔開話題,罷瞭,歇一下也好。

於是跟著孫敬之勒住韁繩,跳下馬來,兩人將馬兒拴在茶肆外面的拴馬樁上,隨便撿瞭個位子,坐瞭下來,說是茶肆不過是一個四面透風的茅草棚,放著四五張桌子,給往來的客人準備些茶水、面條、粥飯之類,雖然粗陋,也好過沒有。

兩人要瞭碗湯面,孫敬之又打發繼宗給趕車的腳夫送過去一碗,這才定瞭定神,喝瞭口熱湯。目光一掃,隻見灶臺前面,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正在燒火,而身後還背著一個兩三歲的嬰孩,看到她就自然地想起自己的女兒若微,孫敬之不免有些神傷。

三日前一道上諭傳到州府,忽地升瞭他的官,又被派到北京,並責令即刻啟程赴任,一頭霧水的孫敬之與父親在府內書房密談良久。

孫敬之一臉沉痛,語氣肅然:“為瞭修建北京城皇宮,永樂四年,萬歲就曾下詔,命工部尚書宋禮、吏部右侍郎師逵、戶部左侍郎古樸、右副都禦使劉觀、右僉都禦使史仲成等文武官員分頭到四川、湖廣、江西等地嚴督軍民采辦皇木。為采皇木,眾多民夫工匠出入深山密林,往往數年才得一合格木材,人言道‘進山一千出山五百’,多少民夫進去瞭,就沒有生還。永樂七年始,湘南李法良、山東唐賽兒為首的民夫暴動先後爆發,這隻是木材一項,還有磚料和漢白玉石,彩繪所用的青料,這哪一項不是摻著民夫血汗而來的。如今,怎麼會偏偏選瞭兒子前去督工?這樣的差事,兒子情願請辭,也不願前往!”

孫老爺子孫雲濮眼睛半閉半睜,仿佛是在假寐,聽到孫敬之最後這句話,立即拿起楠木拐杖,在地上狠狠敲瞭兩下,眼睛如炬,緊緊瞪著孫敬之:“忠兒,你好糊塗呀!”

“父親大人?”孫敬之愣瞭,“父親大人不是一向讓兒子遠離官場嗎?難道此次對兒子辭官,父親大人以為不妥?”

孫雲濮點瞭點頭:“何止是不妥,簡直就是愚蠢透頂!”

他面上帶著幾分怒氣,語氣之重,是前所未有的。

孫敬之立即起身,遞上茶盞:“父親大人息怒,先喝口茶,潤潤喉!”

孫雲濮輕咳一聲,這才說道:“這裡面的道道兒深著呢!你根本沒看透。你想想,從永樂四年到如今,多少年過去瞭,為何在此時偏偏召你去北京督辦?你又不懂工部采辦建造的事兒,在永城主簿的任上也沒有多大的建樹,又一直告假待在傢裡,原本應該罷免瞭你才是,可是現在為何要召你去湊這個熱鬧?”

“是,兒子也惶恐得很!”孫敬之連聲應道。

孫雲濮搖瞭搖頭:“你呀!心性淳樸,看不透也不怪你。隻是以後,你要處處留心,才不會惹禍上身,才不至於連累到若微!”

“若微?”孫敬之不由愣住瞭,“父親的意思是,此事關乎若微?”

孫雲濮目色深沉,嘆瞭口氣:“若微下個月就該十四瞭吧!按說也快瞭,不是明年就是後年,就要正式行禮嫁入皇傢。上面在此時召你去北京,不外乎是想提攜一下若微的母傢,這皇宮與皇陵眼看著就要落成瞭,到時候再以你督辦有功,往上再升上幾級,也好弄個體面。”

聽瞭父親這樣一番話,孫敬之才恍然明白:“原來如此,父親大人此言如同醍醐灌頂,令兒子豁然開朗,既如此,此行,兒子當去?”

孫雲濮點瞭點頭,端起面前的茶杯,淺淺地抿瞭一口。

“你去吧!那宋禮的為人,為父最是清楚的,我與他有昔日同窗之誼,他品性高潔、清廉耿直,這麼些年,皇命在身,開運河、造皇宮,克己律人,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,恐怕他的日子也不好過,你去瞭,也好幫幫他!”

“父親大人!”孫敬之心中一蕩,父親一生不入仕,卻心懷天下,事事都在洞悉之中,這樣的胸懷與睿智,自己倒還真是難以起及。

“叔父!”孫繼宗怒沖沖從外面跑瞭進來。一聲輕喚,把孫敬之從沉思回憶中拉瞭回來。

“外面又有兵士在強拉農夫,我真看不過眼瞭!”孫繼宗恨恨說道,“這勞夫已然拉瞭有上百萬,終年供役,不耕作,良田荒廢,耽誤瞭耕種,官府還要他們照常交納田賦,我剛剛給車夫送飯的時候,那碗剛一端上來,就有幾個餓瘋瞭的路人上來搶食,真讓人看著心裡難受!”

孫敬之此時不知何言以對,這茶肆四面透風,一人說話,裡外眾人皆能聽到,鄰桌的一個老者和懷抱嬰孩的婦人聽瞭,一個默默垂淚,一個深深嘆息。

“男人們出工入山采木,許多人死在山裡,官吏又強迫我們這些孤兒寡婦來應役,真真是沒有活路瞭!”那女子想到傷心之處,索性痛哭起來。

孫敬之看瞭一眼孫繼宗,心中不免黯然,以前還能偏安一隅,得一個自在悠閑的清靜日子好過,隻怕以後,就要在民生與皇命的夾縫中鉆營求索瞭。

永樂十二年,大明天子朱棣帶著皇太孫朱瞻基,率領五十萬大軍開始瞭第二次北征瓦剌的戰爭,此次特令近侍大臣楊榮隨行。

與上一次的隨皇祖出征有所不同,這次朱瞻基的身邊多瞭一個軍師,此人便是楊榮。楊榮初名子榮,字勉仁,建安人。因居地所處,時人稱為“東楊”。他機警敏捷,人又通達,善於察言觀色。

在文淵閣治事多年,謀而能斷,老成持重,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,這一次,朱棣命他近身跟在皇太孫朱瞻基的身邊,適機向朱瞻基講說經史。

白天親歷戰爭,夜晚有良師相伴提點,朱瞻基覺得此行獲益頗多,言辭中對楊榮也十分敬重。

這一日行至榆木川,用過晚飯,朱瞻基正與楊榮品茗暢談,忽然聽到外面傳令兵回奏,說是萬歲有旨,宣皇太孫與楊榮覲見。

與楊榮一道來到朱棣的金頂大帳中。

一身戎裝在身的天子,面色沉靜,招瞭招手:“基兒,朕正要同楊學士討論我軍糧餉之事,你也來聽聽!”

“是!”朱瞻基行禮後坐在東側,朱棣賜座,楊榮謝恩後在西側。

朱棣笑瞭:“怎麼樣?這些天,伴著皇太孫,可覺得孺子可教?”

楊榮喜上眉梢,立即起身回奏:“陛下如此說,真是折煞下官。皇太孫天資聰穎,更氣宇天成。下官在皇太孫的身上,分明看到瞭陛下年少時的英姿與智慧!”

“哈哈!”朱棣一陣大笑,“朕小時候的樣子,你看到瞭,那時候,你還在你娘肚子裡呢!”

楊榮絲毫不見尷尬,仍是一臉明媚的笑容,看得人十分的悅目。

朱瞻基眼光一掃,凝視著楊榮。早就聽說,朝堂之上新晉升的“三楊”之中,以楊榮最為年輕且聰明伶俐,皇爺爺對其格外寵愛,還親自將其名由楊子榮改為楊榮。朝堂之上議事時,皇爺爺一向不茍言笑,與大臣們討論事情,每到議而不決之時,臉色更是難看,大臣們戰戰兢兢,無所適從。每當此時,楊榮便大顯身手,三言兩語便令“龍顏”大悅瞭。

朱瞻基曾經認為,有學識、有能力的人不會拍馬奉迎,隻有內中空空、沒有本事的人才會阿諛奉承,現在才知道,也許官場之道,有沒有本事,都要會奉承,才能直上青雲。

就在一念之間,楊榮收斂瞭笑容,正色說道:“大軍長途奔襲,深入大漠腹地,如今又正值青黃不接之際,這糧草確是掣肘,臣有兩策,一為應急,二為遠謀!”

“哦?如此甚好,快快講來!”朱棣大為關註。

楊榮說道:“長久之計,便是擇將屯田,訓練有方,耕耨有時,即兵食足矣。”

朱瞻基點瞭點頭,這就是說要實行軍屯制以解決糧草問題,自給自足,不加重朝廷和百姓的負擔,是個好法子,隻是眼下似乎來不及瞭。

剛剛想到這兒,隻聽到楊榮話音又起:“而如今應急之策就是請陛下將禦用的儲糧散發給將士,並且讓軍隊中糧多與糧少者借貸互濟,由校官一一記錄在案,出借軍糧者,還京後加倍償還,並重賞!”

朱瞻基初聽時,倒吸瞭一口涼氣,此人原來不僅會奉迎,居然還會觸怒龍威,竟然想到動用皇爺爺的儲糧?

然而再往下聽,不由為他的計劃而頻頻點頭。

朱棣臉一沉,盯著朱瞻基:“基兒頻頻點頭?你師傅要奪瞭朕的口糧去填外面將士的肚子?你以為如何?”

看他的神色和語氣,分明已然不悅,朱瞻基看瞭一眼楊榮,隻見他此時垂首而立,低眉順目,一語不發。

朱瞻基把心一橫說道:“孫兒認為可行!”

“什麼?”朱棣大感意外,一拳重重砸在龍案之上。

朱瞻基站起身,跪在殿中:“孫兒曾聽說,在靖難之戰中,皇祖在無數次的戰鬥中披堅執銳,身先士卒,戰旗被箭射中‘集矢如蝟’,後來皇祖將此旗護送回北京,讓父王妥為保存,以激勵後世子孫。瞻基有幸得以親見,當時感動得淚如雨下。曾經問過父王,皇祖為何要身先士卒,為君者,馭下臣,驅兵勇,居高臺即可,為何要與普通士卒吃同樣的苦?父王說,不如此,不能令天下真正的歸順臣服,更不會有大明的千秋萬代!”

一席話說得有理有節,又十分動情。

朱棣原本就是假怒,以試探朱瞻基的定性和膽識,卻沒想到他會講出這段經歷,不由心中感慨萬千。

而朱瞻基又說道:“所以請皇爺爺捐出儲糧,萬千兵士定會大受鼓舞,而皇爺爺請放心,有孫兒在,不管是於山林中狩獵,還是割肉獻食,絕不讓皇爺爺挨餓!”

“好!”朱棣眼中漸漸濕潤,他揮瞭揮手,“有孫如此,夫復何憾,去吧,按你們說的去辦吧!”

朱瞻基恭恭敬敬地叩頭行禮後這才與楊榮一道退出。

金頂龍帳之外,再一次仰望北方的星空,朱瞻基隻覺得江山是如此遼闊寬廣,而自己心中更是氣勢如虹。

《六朝紀事(大明風華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