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看瞭今天報紙的頭條新聞嗎?浦東現在是特區瞭,你曉得嗎?什麼是特區,就是國傢專門指定一塊地方,把錢都劃過來搞改革搞開發,讓外國人進來投資,造高樓大廈,開工廠,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。就像深圳那樣。聽說黃浦江底下要造條隧道,以後不用坐擺渡船,車子在隧道裡一開,就從浦東到浦西瞭。浦東會越來越靈光的。再過個幾年,浦東就跟浦西差不多瞭,哦不,會比浦西更加好。到那個時候,你買衣服就不用去南京路瞭,直接在浦東買就行瞭。”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我以前讀書的那個小學拆掉瞭,還有旁邊的菜場、商店、公園、勞動劇場都要拆掉。聽說浦東現在的房子要拆掉一大片,全部造新的。喏,那邊,那邊,還有那邊,都要拆掉重建。我聽張蹺腳說,那裡,喏,就是菜場那邊,要造一幢八十幾層的高樓。嘖嘖,八十幾層啊,數數就要數老半天呢。嘿,這樣下去用不瞭多久,浦東就變得我們都不認識瞭。呵呵。”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上海現在能買賣股票瞭,毛頭讓我去買認購證,三十塊錢一張,老婆你說我買幾張?毛頭他買得多,他膽子大,我不行,買這個又不是包賺錢,對吧?好多人說這是政府為瞭圈錢,還不如存銀行,到頭來要虧本的。三寶買瞭四張,小陶一張也沒買——我也不曉得聽誰的好。算瞭算瞭,把你打麻將的骰子拿出來,扔一扔,扔到幾就買幾張——咦,扔瞭個‘六’,好,豁出去瞭,就買六張,一百八十塊錢,他娘的,頂我一個月工資瞭。老婆,你再扔一次——咦,又是個‘六’,奇怪瞭——你再扔一次,哎呀,又是個‘六’,這麼巧,你說,這會不會是老天爺在給我們暗示?老婆,我們幹脆把賣黃帶賺的那筆錢都買認購證算瞭,反正也是外快銅鈿,輸瞭不心疼,對吧——你別朝我白眼,好瞭好瞭,隻拿一半出來,這下總可以瞭吧?”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馬路上的小轎車越來越多瞭,汽車廠的生意也越來越好,訂單多得都快堆成小山瞭。現在的有錢人越來越多瞭,看到他們手上像磚頭一樣的東西嗎,那叫大哥大,能打電話,你曉得多少錢一個?一萬多塊錢啊。嘿,要死啊。他們穿的衣服都是外國貨,‘夢特嬌’、‘鱷魚’、‘皮爾卡丹’,都要幾百塊錢一件——他們怎麼會這樣有錢?還有,現在都不流行叫‘同志’瞭,改叫‘先生、小姐’,你要是再‘同志同志’的叫,別人就會笑你是巴子瞭。”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糧票已經不用瞭。早些時候二十斤全國糧票能換一套很靈的碗筷,現在就是送給人傢也沒人要瞭。大傢都說這是好事,說明現在物質豐富瞭,不用再像過去那樣配給供應。我記得我爸媽那裡還存瞭好多糧票,不曉得他們用掉沒有。他們上個禮拜去南京路第一食品商店,回來以後跟我說,櫃臺裡的商品看得他們眼睛都花瞭,也不曉得挑什麼好,覺得樣樣都靈光,隻怪口袋裡鈔票太少——”

陳也對李招娣說:“……我也不曉得說什麼瞭。反正這個時代變得太快瞭。所以呀,還是周老師厲害,他說政府一定會加快上海的改革開放,機會有的是,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抓住。——你看是不是?現在這個世道啊,膽子越大,越是豁得出,錢就賺得越多。可我膽子不夠大,也不敢野豁豁。我還是老老實實算瞭,賺不瞭錢,也虧不瞭錢。穩當一點好。我隻抓住一些小機會,大機會都從手邊溜走瞭,像黃鱔一樣,滑嘰嘰抓也抓不住。認購證翻瞭好幾倍,毛頭賺得笑不動,數鈔票數到手抽筋。早曉得就再多買一點瞭——可是誰能想得到呢?要是時間能夠倒回去就好瞭,我就算借高利貸也要買他個兩三千張——”

《城裡的月光(我的青春遇見你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