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理想被一地雞毛打破

班級裡已經有半公開的戀人,基本是和老師或幹事關系好的同學,他們得到瞭默許,在校園裡半遮半掩地出入成雙。

一個班的同學,大致都清楚彼此的傢庭背景,莊圖南知道這些戀人要麼是傢裡有背景、要麼是同鄉,這兩種情況下,分配時有很大可能性能分在一起,戀愛成功率大很多。

各地戀人中,上海本地的同學們戀愛觀旗幟鮮明,公開表示隻考慮有機會出國或上海籍的同學,他們也確實言行合一,隻在同鄉中內部消化。

莊圖南再一次感覺到瞭理想的幻滅,在現實面前,愛情是這樣的算計和瑣碎,但轉念一想,他何嘗不是如此,他對感情、對將來的就業還不是一樣的心態,找不到明確的方向時,隻能用最穩妥的方式四平八穩、按部就班地規劃。

莊圖南自嘲地想,愛情、就業,統統被分配支配。

換而言之,理想被現實支配。

而且,曾經的理想主義者被現實打敗後,他們比一般人更加現實,同學們如八仙過海般各顯神通,四處找關系、找掛靠。

感慨歸感慨,莊圖南全身心地投入到瞭復習中,他泡在圖書館裡,用課程外的所有時間刷題,刷題,再刷題。

絕大部分畢業生選擇瞭就業,憧憬早日走上工作崗位,接觸現實社會。考研、考托的人比例不高,但各系考生加起來,在圖書館裡也占據瞭一大塊區域。

考生們漸漸熟悉,相似的疲憊臉龐,相似的煩躁心情,相似的崩潰狂躁,莊圖南經常覺得,他們這群人和廣州車站廣場前席地而臥的打工仔異曲同工,憧憬、迷茫、疲憊。

莊圖南曾在桌洞裡看到一張畫——一對交合中的男女,畫作的主人下筆簡潔,重點突出,畫風奔放,極具感染力。

窗縫不太嚴密,幾縷秋風漏瞭進來,吹得桌上幾頁草稿紙簌簌作響,莊圖南盯瞭那幅畫很久很久,感受著筆畫間的迷茫,渴望,躁鬱。

樹葉金黃,廣州的秋冬依舊生機盎然。

氣溫到底是降低瞭,行人穿得也多瞭些,節氣由盛轉衰,林棟哲的心情卻是那樣亢奮和歡喜。

莊筱婷定期寄來的筆記和試卷給他一種隱秘的、微妙的心理上的聯系,似乎兩人還在做同樣的試卷,似乎兩人還隻隔著一堵墻學習生活。

雖然暫時分隔兩地,但還在並肩同行。

莊圖南在廣州時,參考廣東省前兩年的高考試題,花瞭三個晚上給他制定瞭一份復習計劃,他長期帶傢教,能力高超,幫林棟哲把各科重點,甚至大致的復習時間表都整理出來瞭。

至於學習方法,林棟哲在一中上學多年,和莊傢兄妹常在一起看書復習,耳濡目染,他很清楚各科學習方法,隻是以前不上心、不努力而已。

目標清晰具體,方法明確詳實,林棟哲隻需要認認真真、踏踏實實地一步步努力就可以瞭。

風不刺骨,雨不肅殺,樹葉金黃燦爛,鳥兒飛上瞭天空,啼聲清脆嘹亮,一切都那麼的自由快樂,林棟哲在每一張試卷上、在每一晚的苦讀中,揮灑著懵懂愛情帶來的滿腔熱血,不知疲倦地向上攀登。

寒風瑟瑟,雨夜寂寥,玻璃窗上常有一層淡淡的薄霧,莊筱婷經常在臨睡前靜靜看一會兒窗戶,用手指在霧氣上輕輕地描下一個人名。

時不時用手指描述一個人名,偶然接到一個長途電話,莊筱婷第一次真正看到瞭“自己”,無關外界和他人的期待和願望,她看見瞭“自己”,看見瞭自己因為林棟哲而產生的種種情緒,期待、忐忑、失落……

分數、排名,畢業班的壓力依舊困擾著她,升學的負面情緒和懵懂愛情地患得患失交織在一起,各種念頭像雜草一樣在心中滋生,盤根錯節,鬱鬱蔥蔥。

莊筱婷試著用林棟哲教她的方式,每當雜念升起的時候,她用手指默默描繪一個人名——如果是獨處,她就在桌面或窗玻璃上慢慢劃寫,如果在課堂上,她在手心裡秘密劃寫——隨著固定的橫豎撇捺,她混亂、失控的情緒也往往能穩定下來,慢慢地沉寂或消逝。

寒假過後,莊圖南正式進入瞭分配季。

出國風興起,考托福和GRE的人數比例和報考研究生的人數比例相當,但兩者加在一起也不到畢業生的三分之一,絕大多數同學還是按部就班地等待分配工作——本科四年,絕大多數同學都迫不及待地想先工作,進入社會。

盡管還是包分配,絕大多數畢業生走的還是四平八穩的分配路線,但也有少數用人單位直接到瞭學校,通過成績單和老師推薦招收優秀畢業生,上海市城市規劃局的負責人看過莊圖南的成績單、面試過他之後,向建築系索要莊圖南的檔案。

城市規劃局共索要瞭兩份檔案,莊圖南的和李佳的。

兩人都成績優異,都曾參加過平遙古城的測繪,規劃局再三考慮,挑選瞭李佳,李佳是黨員,而且她跟著阮教授團隊學習,大三時又參加瞭周莊古鎮的保護規劃,肯讀研究生的優秀畢業生不多,系裡很高興,李佳“嫁”入“豪門”,莊圖南極可能留校讀研,兩全其美。

考研分數線下來瞭,復試,面試……,四月底,莊圖南終於松瞭一口氣,兵荒馬亂的日子終於告一段落瞭。

夏初,大部分畢業生的分配基本有初步意向瞭,校園內突然多瞭很多情侶,分在同一處的學生們迅速談上瞭戀愛,尤其是女生,她們找對象的願望更為強烈——社會上還沒有太多的大學生,她們如果想找到學歷、眼界、思想不低於自己的對象,最好還是在大學校園裡尋找。

男女宿舍間的交往多瞭很多,李佳是班長,她的動態幾乎不用打聽,就能大概知道。

李佳的感情生活頗受矚目,從大四起,她就被不止一位研究生熱烈追求——相對於本科生,研究生留滬的把握大很多,但也不一定是百分百的。

李佳畢業後進規劃局工作,會有上海戶口。如果和李佳結婚,則有留滬優先權,也可以把戶口從學校遷到李佳的戶口本上,從上海集體戶口變成上海傢庭戶口,找上海本地的工作有很大優勢。

莊圖南道聽途說知道瞭李佳拒絕對方的理由——父母不同意她找外地人,他得知這個理由後,一如既往地夜跑鍛煉,隻是回宿舍後,抽瞭一支煙才勉強入睡。

莊圖南已經基本猜出瞭李佳驟然疏遠他的理由,他反復想過,如果他早知道自己能考上本校研究生,會不會提前追求李佳。

莊圖南抽著從室友處順來的煙,香煙繚繞中,他不知道是該慶幸李佳沒有接受其他外地研究生的追求呢,還是該慶幸自己沒有賭上自尊去追求愛情。

每個人似乎都知道自己的目標,但又似乎身處迷茫中。

每個人似乎都有選擇,但又似乎依舊身陷囹圄。

離校日期一天天接近,校園裡處處有痛哭、吶喊、崩潰。

出國、考研、分配……,把同窗或戀人分隔在不同的人生河流中,簡直像戰時逃亂,所有人都被洶湧的人潮挾裹著踉踉蹌蹌向前走,走著走著,熟悉的人散瞭,形同陌路的人卻走在瞭身邊。

嘶吼、喝酒、抽煙,畢業班宿舍裡一片光怪陸離,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別。

告別同窗,

告別暗戀的姑娘,

告別大學生活,

告別這獨一無二的青春。

李佳作為班長,兢兢業業站好最後一班崗,繼續統計人名、日期、車次,幫大傢最後一次購買學生火車票。

莊圖南和李佳之間早已若無其事,確切地說,兩人之間本就從沒有發生過什麼。

李佳記錄下莊圖南的離校日期時,訝瞭一聲,“這麼早?”

莊圖南解釋,“傢裡弟弟妹妹都要高考,我早點回去沒準還能幫著輔導一下。”

李佳對林棟哲和向鵬飛記憶猶新,“你兩個弟弟都要高考瞭?真快,他們都打算考哪兒?”

莊圖南笑,“一個弟弟成績不太好,目標隻是蘇州市內的大學或大專,另一個弟弟和妹妹都表示想報上海的學校,在大城市待幾年。”

李佳點點頭,低頭繼續記錄,莊圖南的目光正好落在她脖頸上,陽光照在她細膩的皮膚上,散發出一層淡淡的柔光。

莊圖南無端端地想起一句詩,“理想被一地雞毛打破。”

他惆悵地想,“青春終止於戶口。”

莊圖南帶瞭兩大箱的書籍回傢。

高考後,向鵬飛火速回瞭貴州看望闊別已久的父母。

酷暑漫漫,蒸籠似的燥熱和無休止的蟬鳴聲讓人心煩意亂,莊筱婷報完志願後無所事事,拿瞭哥哥帶回傢的文學、哲學書籍,靜下心慢慢翻看。

《小巷人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