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才子和鄭板橋
比如請朝名士袁牧(字子才)、鄭板橋等都受這種思想的影響。清代才子袁牧在康干盛世,二三十歲就名滿天下,出來做縣長,赴任之前,去問老師,乾隆時名臣尹文端辭行請訓,老師問他:年紀輕輕去做縣長,有些什麼準備?他說什麼都沒有,就是準備了百頂帽子。老師說年輕人怎麼搞這一套?袁牧說社會上人人都喜歡戴,有幾個像老師這樣不要戴的。老師聽了也覺得他說得有理。當袁牧出來,同學們問他與老師談得如何,他說已經送出了一頂。這是袁子才很有名的故事。他做了兩任縣長,太平盛世做官是很舒服的,“一任清知府,十萬雪花銀。”做兩任知縣後,不幹了,回來當名士,買了《紅樓夢》的大觀園,改名叫小倉山房。那時,兩三百年前,他的房子裡已經裝上透明紅色玻璃,還是進口的,小倉山房在裡頭,樹林、林園之美沒得說。
跟袁子才相反的,就是有名的鄭板橋。他沒有考取功各前是教書的,很可憐。古今中外教書的都一樣可憐。鄭板橋在教書時,刻薄的主人給吃的稀飯,他形容“鼻風吹動浪悠悠。”鼻子的呼吸使飯碗裡的稀飯起波浪,你說有幾粒米在裡頭?所以有名的詩:“命薄不如趁早死,家貧無奈做先生。”他是江蘇人,而逃難到揚州來教書,為什麼?過節時,債主來要賬,賬還不起,只好逃避到外省去。他後來考取功名做了官,此人非常有趣,也非常高雅,做了兩任知縣就不干回家了。他有幾句名言,我們可以知道,但不要學,學不好要學壞的,畫虎不成反類犬:“聰明難,糊塗也難,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。”絕對的聰明,最後通達了,學到絕對的糊塗更難。“放一手,退一步,當下心安,非圖後來福報也。”作人處事,放一手,等於現在請放一馬,當下心裡就很安祥,但並不像宗教家萬事慈悲,來生要得個大福大報。
在中國文學、哲學中,充滿了這一類思想教育。歷代走這種路線的人太多了。鄭板橋、袁子才等等,講究穿、講究吃、講究玩,在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一百多年間,差不多的中國知識分子都是這一現狀,為什麼?當時天下實在太平,社會太安定了,安定到人活著不曉得怎麼打發這個生命,那麼自然合於莊子講的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!”如果要引用歷史上的資料,來說明莊子的這個道理,事例太多了。集中這些資料,可以寫一部很厚的專著。
現在我們歸結下來,莊子所講的少知道,少煩惱,知識學問越高,痛苦煩惱越大,尤其生當亂世,知識學問越高的人,所謂憂世、憂國、憂民的心理,隨時都在憂煩中,在這種情形之下,才構成了莊子所講的《養生主》前面這段話。這個時候,人生不經過變亂,乃至說不經過我們這個時代,物質文明發展了,人為了追求物質的文明,自己不能安祥,為生活在奔走,為生存而競爭時,自然感覺到知識越高,慾望越發展,痛苦越大的道理。
為善無近名
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。緣督以為經,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親,可以盡年。
這等於莊子的格言。莊子這一段話,如果說是教育,我們歷代的教育家說不出口,它非常消極,也很逃避,而且對人生處世非常滑頭。不過,有它的道理。
“為善無近名,”做善事應該的,做到了沒得名氣地做善事,別人不曉得你在做善事。“為惡無近刑。”沒有一個絕對的善人,每一個人內在的私生活上總有不對的地方,但是做壞事不會達到犯法的邊緣,不會達到受打擊痛苦失敗到極點的邊緣。就是說善惡之間恰到好處,你說這人好嗎?好不到哪裡去,壞嗎?也不壞。這兩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。所以有人研研究《莊子》,認為道家都是逃避的、消極的。實際上不是這樣。
“為善無近名,”中國的文化,不只是《莊子》這麼講,諸子百家都是如此。中國文化講做好事,有四個字,叫做陰功積德,不知道你們年青人聽過沒有?我們當年所受的教育,這個道理灌輸得很多,做人一輩子要陰功積德。陰是暗,偷偷做好事,別人不知道,這才是陰功,真正的陰功才是真正的積德。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,為了讓人家去表揚,為了讓人家叫我們好人,看到我們做了善事,那就不算善事了。
我經常提到中國有一部書《聊齋誌異》,這本講鬼、講怪、講狐狸烼的小說,它的宗旨在哪裡?很多人不懂。《聊齋誌異》第一篇是什麼?《考城隍》。故事是有一個讀書人,做夢時接到通知,叫他立刻參加考試。他到考場一看,上面坐的主考官是關公。中國人素來對關公尊重得不得了,比包公還可怕。關公發下題目,他就做,卷子裡有幾句話:“有心為善,雖善不賞。無心為惡,雖惡不罰。”就是說一個人有心地去做好事,表現給別人看,或表現給鬼神看,雖然是好事,也沒有什麼值得獎勵的。又例如有一把刀不好用了,隨手丟掉,而不幸傷了人,實在沒有存心要傷害他,那麼雖然是一件壞事,也不該處罰。關公當場閱卷,拍案叫好,於是命令他馬上去做城隍,就是陰間的地方官。這個讀書人一想,糟糕!那要死了以後才能做的,只好向關公請求,我媽媽很大年紀了,只有我一個兒子,馬上去做城隍,媽媽誰孝養呢?關公一聽,好極了,有慈心。命令秘書查壽籍冊,看看他媽媽還有幾年陽壽,秘書一查,還有九年陽壽。關公說,等你九年,那地方的城隍先請主任秘書代理。這個故事說明“為善無近名”的道理。
“為善無近名”,就是叫你不要逃避,真為善,不求名利,也不要為了因果報應。拿歷史的經驗來證明,歷史上的忠臣、孝子,很多的故事,足以啟發我們,他們的人生做法,“為善無近名”的太多了。我常常碰到宗教界的一些朋友,他們覺得自己做了好多善事,磕了好多頭,拜了好多佛,念了好多經,天天到教堂做禮拜,為什麼我的爸爸媽媽會死掉呢?常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,我答不出來,只好看看他,沒辦法答。這種心理就是為善近名。
“為惡無近刑”,更不是鼓勵我們去做壞事。孔子的思想,所謂“大德不逾閒,小德出入可矣”,我們常常這樣解釋,道德的大原則絕對不要超過標準範圍,小地方有時可以馬虎一點。照我的看法,這樣解釋完全錯了。實際上,孔子是講道德的大原則絕對不能違反,小地方不是叫你可以違反,“出入可矣”,就是要慎重考慮,“出入”不能做馬虎解釋,一出一入就值得慎重,做與不做之間,兩可之間時,要慎重考慮,這是主張小德都不能違反。透過了文字的瞭解,就曉得孔子所說的小的過錯也不能犯。我們不能隨便把孔子的話“出入可矣”。所以古人的註解很多地方也有錯誤,你不要認為古人一定很高明。瞭解了孔子的這兩句話,我們就知道,“為惡無近刑”也就是“大德不逾閒,小德出入可矣”的意思。
“為善無近名,為惡無近刑。”歸納下來,莊子這兩句話就是講人生行為要做到至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