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與質的辯論
【原文】
棘子成1曰:「君子質而已矣,何以文為?」子貢曰:「惜乎!夫子2之說君子也。駟不及舌3」。文猶質也,質猶文也。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4。」
【註釋】
1棘子成:衛國大夫。2夫子:這裡指棘子成。古代大夫可以被尊稱為「夫子」,所以子貢這樣稱呼他。3駟不及舌:駟,四匹馬。古代用回匹馬駕一輛車,所以,駟不及舌的意思是說:舌頭動作很快,一旦說話出口.即便是四匹馬拉的車也追趕不上。這就是成語「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」的語源。4鞹(kuo):去掉毛的皮,即革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:「如果去掉毛色花紋,那虎豹的皮與大羊的皮不就是一樣的了嗎?言下之意是強調毛色花紋(文)也具有重要性。
【譯文】
棘子成說:「君子質樸就可以了,何必要什麼文飾呢?」子貢說:「可惜啊!先生您竟這樣來解說君子。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。文飾與質樸的本質一樣重要,質樸的本質與文飾一樣重要。如果去掉毛色花紋,虎豹的革和犬羊的革就沒有什麼區別了。」
【讀解】
是否正因為「虎豹之鞹猶犬羊之鞹」乃至於豬、牛之鞹甚至合成之革,才有假冒偽劣皮衣使消費者真假難辨呢?僅從這一生活事例來看,毛色花紋(文)也的確有其不可忽視的重要性。
這是閒話。
回到正題上來,這裡關於文與質的辨論,實際上是針對《雍也》篇裡孔子關於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」的論述而來的。棘子成針對孔子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認為君子只要「質」,就可以了,何必要什麼「文」呢。子貢捍衛老師的觀點,於是與棘子成展開了辯論,強調,「文猶質也,質猶文也」,實際意思依然是「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」,只不過進一步舉例作了發揮而已。
這一段辯論雖然很短,卻可以見出子貢雄辯的口才:先聲奪人,首先以不容辯駁的感歎口吻指出對方已經大錯特錯。尤其是中間插入「駟不及舌」一語,意思是說,你不僅說錯了話,而且錯得來追悔莫及,就是想收回去都不可能了!在把對方壓得來只有招架之功而無反駁之力後,才正面亮出自己的觀點,並舉例加以論證,有理有據,勿庸置疑。子貢為捍衛老師的觀點而如此雄辯,也不枉自老師把他列為「言語」方面的高材生(《先進》)了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