稅收問題

稅收問題

【原文】

哀公問於有若曰:「年饑,用不足,如之何?」有若對曰:「盍徹乎1?」曰:「二2,吾猶不足,如之何其徹也?」對曰:「百姓足,君孰與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與足?」

【註釋】

1盍徹乎:盍,何不。徹:十分抽一的田稅制度。盍徹乎:盍,何不。徹:十分抽一的田稅制度。二:指十分抽二的田稅。二:指十分抽二的田稅。

【譯文】

哀公向有若問道:「年成不好,國家財政開支不夠怎麼辦呢?,,有若回答說:『實行十分抽一的田稅制怎麼樣?」哀公說:「十分抽二,我還感到不夠,怎麼能夠減到十分抽一呢?」有若回答說:「如果老百姓開支夠,您怎麼會不夠呢?如果老百姓開支不夠,您又怎麼會夠呢?」

【讀解】

這裡涉及到稅收政策問題。

魯國年成不好,財政開支不足,魯哀公本想提高稅收來增加財政收入,向有若徵求意見。想不到有若不僅不贊成他提高稅收,反而建議他減少稅收。這真使魯哀公感到不可思議。

不僅魯哀公感到不可思議,就是我們乍一想來也覺得難以理解:是啊,本來就不夠用了,再一減少,豈不就更不夠用了嗎?

可是,有若講的是大道理,思考得更為深遠。按照他的意思,因家採用減稅的政策,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,激發了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,解放了生產力,必然會使生產水平提高。老百姓的生產水平提高了,生活宮足了,國家稅收雖然只是十分抽一,也會相應水漲船高地富足起來。這就是「富民興國」或「民富國富」的思路。相反,加重稅收,會使老百姓雪上加霜,負擔越來越重,越來越窮,生產積極性受到極大的損傷和挫折,社會經濟也只有越來越蕭條,人民離心離德,莫說你十分抽二,就是抽得再多一些,也照樣會入不敷出。一言以蔽之,要想「民窮國富」是不可能的。這樣看來,有若還很有一點辯證的思想,他關於稅收問題的思考是不無道理的,對我們恐怕也有所啟發。

《論語解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