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

載營魄抱一,能無離乎?[20] 專氣致柔,能如嬰兒乎?[21] 滌除玄覽,能如疵乎?[22] 愛國治民,能無為乎?[23]

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?[24] 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[25 ]

生之、蓄之,[26] 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[27] 是謂玄德。

【註釋】

[20] 「無離」什麼?當然是「道」。只要有片刻離開了道,就會立刻從四面八方陷入矛盾之中。相反,無離乎道,載營魄而抱一,就會發現,一切皆是虛無!或者說,沒有什麼是不能克服的。

[21] 什麼是「嬰兒」?中國哲學對於什麼自然規律不感興趣;興趣之所在是政治。

對於政治的研究又可以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大的對立體系。對於前者而言,政治是物質性的,是機器,機構,如此等等;對於後者而言,政治是某種感情,某種道德傾向,某種信仰,最後,是意志。

老子在這裡也是指「意志」。對於傳統的政治理論而言,政治最終將發展成為意志。德國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鼓吹「權力意志」理論。尼采說,「嬰兒」是遺忘,是遊戲,以一種遊戲的態度對待人生,認為人生是一場遊戲。

在這裡,老子的「嬰兒」其實就是「意志」的極端化:這種意志並不是在對外的不斷征服中擴大自己;相反,這種意志不斷走回自身,在對內的無限回歸之中不斷放棄自己,「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」而且也只有這樣的意志才是最高的意志,是不會放棄的意志。

[22] 什麼是「玄」:「此兩者(有與無),同出而異名,同謂之玄」。如果有人因此感到無比憤怒:你怎麼居然連「玄」這麼「玄」的字眼都給出準確的概念了呢?的確!經過時間的洗滌和無數凡夫俗子的喋喋不休,大哲學家的本來十分嚴密的概念被弄得一塌糊塗!

沒有比這個例子更加具有說服力了。「玄」本來是「有」與「無」的同一,或說是二者的共同的「規定性」(借用黑格爾的術語,詳細的解釋見前面)。這本來是簡單的概念,但不幸被淹沒在無窮盡的想像之中了。

所謂「滌除玄覽,能如疵乎」,用列寧主義的術語來說,不外是涉及一個「認識論」的問題。人們一般認為完善的認識應該像和氏壁一樣圓潤無暇。但是老子在這裡卻說什麼「滌除玄覽」。就是說,老子認為,真正的認識不是人們一般想像的那樣,是一種熟悉;相反,所謂「真知」在於破壞被認識事物的完滿性質,達到主觀與客觀的同化。但是這樣一來,雙方就同時不再保持自身的原始自在的狀態了。也就是「如疵」了。

[23] 為,意氣也。有意氣而害國傷民。

[24] 雌者,順也。循雌以順乎天地。這裡再說一下,老子反覆強調要處在「雌」的狀態中。這不能不說和遠古母系社會時代的殘餘政治思想有關。

[25] 知者,滯也。有知則不能達。自從孔子、儒家思想佔據了主導地位之後,中國的學者就致力於這些非常瑣碎的理論工作了,「格物致知」。而同時西方的實踐的科學大踏步趕了過去。如果研究一下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史就會發現,中國的一直領先的科技水平正是在宋、明時代,即儒家思想佔據主導地位之後衰落的。人們不是將寶貴的精力放在切實的學問上,而是將時間浪費在儒家經典上面。而儒家經典,裡面除了教育人如何成為奴隸之外,根本對社會發展沒有一點用處。

[26] 「無土不生,無水不長」。

[27] 宰,主宰,統治。

【譯文】

精神和身體合一,能不分離嗎?把像結聚以達到柔順,能像嬰兒一樣嗎?清除雜念,使心明如鏡而照察萬物,能沒有瑕疵嗎?愛國治民,能順應自然而無為嗎?口鼻開合,能做到像雌性那樣安靜嗎?通達天下事理,能不用個人智慧嗎?應當使萬物生長,並養育它們,能夠使萬物生長而不據為己有,對方物有所施為而不自持有恩,使萬物滋長而不加以主宰,這叫做「玄德」(深遠的德)。

《老子集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