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、道德仁義禮的關係

後人將“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”是認為是儒家做人的根本,這完全是對儒家思想的誤解,是沒有搞明白道德仁義禮的關係所造成的。“道”即“無”, “無”生“有”,“有”生萬物之時,這個“有”具有“大德”,萬物相生,生物者得“德”,被生者得“物”,所以失去“物”則得到“德”,因此也可以說“德 生萬物”。“德”是完全的付出,而不管被生的物是好是壞,因為在“道”或“德”的眼裡,“好壞、美醜、對錯、上下、前後”等都是物的兩個方面,這兩個方面 會相互轉化,所以“德”不會偏向任何一邊,如果偏向一邊則“失德”,所以道家處理矛盾的方針是“報怨以德”,“既以為人己愈有、既以與人己愈多”,也就是 你付出的“物”越多,自己得到的“德”就越多。

這兒就要提到孔子處理矛盾時的態度,當有人問孔子對“報怨以德”的看法時,孔子說:“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” 意思是如果以德報怨的話,那麼用什麼來報答德呢?應該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從這兒可以看出儒家並不和道家站在同一層次,而是已經有了是非對錯的區別,所以 處理問題就只能用“仁、義”的思想教化人們向“善”的一面靠攏,而“不仁、不義”則是背離“德”的行為。所以“德高望重”不是隨便稱呼的,只有此人德澤一 方,所有的人都得到好處,才能有此稱謂。說某人很“仁義”也不是隨便誇獎,當對方不仁時你要有義,當對方不義時你要有仁,也就是你要包容對方的過失,從而 感化對方。

老子看明白了這個關係,所以書中總結道:“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,失仁而後義,失義而後禮”。法家又補充了一句“失禮而後法”。“禮、法”是什麼?隨著 社會發展、道德淪喪、人心不古,用道德無法感化、用仁義也無法勸阻之際,儒家拋出了另一治理國家、治理社會的法寶“禮”。這比當今所說的“禮貌”的禮要廣 得多,“禮”是對上至君主、下至百姓的一整套行為規範,具體說就是君主出門應該坐四馬所拉的車、宴會舞蹈時可以8個人一排,而上大夫只能坐二馬所拉的車、 舞蹈時只能6人一排等一系列禮儀規矩,普通百姓之間也同樣有很多規定,遇見長輩的禮儀、祭祀禮儀,連同吃飯的規格等包羅萬象。

儒家的一個美好願望是:如果你偏離了仁義之心,那麼只要你按照聖人制定的“禮”來辦事,你就會回歸於仁義。那麼事實上可行嗎?顯然不可行,小雅在後面將詳 述“人性善惡”來說明不可行的理由。行不通怎麼辦?孔子認為應擴大教育,孟子在教育的同時提出“智”,也就是教人多學知識,明辯是非。到了董仲舒則又多了 一個“信”,這樣“仁義禮智信”成了儒家做人的“五常”準則。小雅認為這也是行不通的,真正行得通的是法家的“法”寶,關於這一點,小雅將在法家文章中詳 說,“法”和“禮”同樣是做人的行為規範,“禮”是靠道德思想來維護,而“法”是靠國家機器強制執行。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